为持续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落实农村供水“三个转变”,加快推进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6月25日-27日,水利部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在河南郑州举办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副主任胡孟、河南省水利厅副厅长祝云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副校长马建琴出席开班仪式。
培训班课程安排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牵引,以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中亟需解决的、掌握的内容为培训重点,邀请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领导和专家进行了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国家水网规划与建设、国内外农村供水发展情况、农村应急供水保障、农村供水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思路、水质检测和卫生监督、农村地下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思考及案例、农村供水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控、农村供水工程净化消毒等课程。培训班还安排了8个省、市进行农村供水典型经验交流发言。
滨州市代表山东省以《山东省滨州市“四化”发力实现农村供水三个转变》为题作典型发言。滨州市深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农村供水列为民生工程之一,按照“抓两头、提中间、建机制”思路,投资31.23亿元,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全市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水厂深度处理、规模化供水实现“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规模化供水率、城乡供水一体化率均实现100%,农村供水实现了从“有水喝”向“喝好水”、从单元分散向规模集中、从传统管理向数智化管理“三个转变”,相关做法受到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给予报道。一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构建起“一体化、一张网”供水格局。二是工程改造规模化。坚持系统思维,一体推进水源地、水厂、供水管网提档升级,通过保障“水源头”、扩能“大水厂”、提升“水工艺”、畅通“水龙头”,切实把供水基础夯实筑牢。三是供水服务高效化。大力推进农村供水管护机制改革,整合水务资源,因地制宜确定管护模式,群众可以足不出户查信息、交水费,反馈用水问题。四是日常管理智慧化。运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织密全域“感知网”,搭建数智“孪生网”,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孪生供水工程先行先试,构建数字化供水体系,实现以人工管理向智慧管理的转变。
本次培训班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协办。各地方水利(水务)厅(局),各流域管理机构分管农村供水处室有关负责人员或业务骨干,部分市县代表共5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