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今晚平顶山㉒|湖畔起弦歌 幕后守星河——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背后的坚守与付出

   日期:2025-07-01 11:01:28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平报融媒记者 刘蓓

夏夜的白龟湖畔,微风轻拂,乐声悠扬。每到周末,只要天气允许,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就会如约而至,吸引数千市民前来享受音乐与自然交融的美好时光。台上歌手倾情献唱,台下观众挥舞荧光棒,构成一幅浪漫的城市夜景图。

一场场音乐盛宴的背后,是数十名工作人员从清晨到深夜的默默付出——他们是园林工人、城管队员、电力抢修员、环卫工人、通信保障员……这些“隐形守护者”用汗水与责任,托起了市民的惬意周末。

6月20日,天刚蒙蒙亮,平顶山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养护科工作人员就来到了湖畔草坪,为给6月21日晚的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营造优美的环境,他们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这一片草坪我们每天都精心养护,修剪、浇水,一点都不敢马虎,就盼着大家在欣赏音乐时,也能被这满眼的绿意环绕,心情更加舒畅。”养护科工作人员说。

面积超5000平方米的白龟湖畔阳光大草坪,是该区市政园林管理局精心呵护的“门面”。王师傅推着割草机来回穿梭,裤腿早已被晨露打湿,他介绍:“草高度要控制在5厘米左右,太长了影响观众坐卧,太短了又容易裸露土面。”一旁的女工张姐正在为修建后的草坪浇水,她说:“最近天气热,草坪浇水要比以前勤,不然草皮经不起踩踏。”

“您好,摊位请按划线区域摆放,不要占用通道。”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市综合事务服务中心主任聂其涛带领执法队员在场地周边来回巡查。音乐会带动了周边“夜经济”,但也给秩序管理带来压力。他和队员分头行动,有的引导30余家小吃摊贩到指定区域,有的劝离违规停放的电动车,有的协助交警疏导交通。

6月21日傍晚,摊主孟祥蕊的冰粉摊刚支起来,城管队员小陈就主动帮她调整了摊位位置:“摊位尽量不压到盲道,给行人留下通道。”孟祥蕊笑着点头:“他们态度好,我们配合起来也痛快。”聂其涛说,他们采用“服务+管理”模式,“既要烟火气,也要保安全”。

用电稳定是音乐会顺利进行的关键,该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副局长沈凤丹一大早就来到活动现场,就近安排供电。“咱们不仅要保障音乐会用电顺利,更要保障用电安全。”沈凤丹叮嘱电工师傅。

不远处,移动、联通、电信的通信保障车的天线缓缓升起。运营商工程师徐育杰盯着监测屏幕:“瞬间涌入几千人,基站容易过载。”他们提前调配了应急通信车,确保直播流畅、手机信号满格。音乐会开场后,他的对讲机里不断传来各部门的协调声:“舞台灯光电流稳定”“西侧观众区网络通畅”……

随着音乐会最后一曲结束,人群逐渐散去,环卫工人刘阿姨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她手持夹子、垃圾袋、扫帚,仔细地捡拾着草坪上零散的垃圾。“现在市民素质都很高,大多数人会把自己的垃圾随手带走,我们要把零散的垃圾捡拾干净,第二天大家看到的还是干净整洁的大草坪。”刘阿姨笑着说。月光下,她略显疲惫,但弯腰的动作一刻不停,只为让这片承载着欢乐的场地能以最美的姿态迎接下一次相聚。而这样的流程,她每周都要重复几次。

参与主办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的李子瑾感慨:“观众看到的只是台上的光鲜,而每一场的顺利举办都是多个部门上百人协同作战的结果。”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专门成立了白龟湖畔·草坪音乐会保障群,涵盖城管、公安、环卫、电力、通信、新闻宣传等部门,用精细化服务让市民无忧享受文化生活。

月光洒在重新恢复宁静的草坪上,刘阿姨的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问她累不累,她擦了把汗笑道:“听到有人夸这儿环境好,就觉得值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