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杭州余杭径山茶山层峦叠翠,万亩茶园碧波荡漾,茶农们正忙着采摘初夏最后一批嫩芽。
沿着蜿蜒而上的“四好农村路”,一辆辆货车满载新茶驶向市场,一批批游客驱车前来体验茶文化。如今,“四好农村路”已成为径山茶产业发展的“隐形翅膀”。
路通产业兴
余杭区漕雅线是余杭区“美丽公路”项目建设的典型代表。该道路不仅提升了通行能力,还通过优化沿线景观设计、完善骑行绿道等方式,打造了一条“可游、可赏、可致富”的茶香风景道。
“四好农村路”助力径山茶产业发展。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如今,这条农村路已成为径山茶品牌的重要展示窗口,以“路景相融、茶禅一体”为特色,串联起径山寺、径山茶园、径山花海等自然人文景观,将分散的茶园、古寺、民宿串珠成链,为径山茶产业注入“交通+生态+文化”的多元价值。
不仅是漕雅线,过去径山茶农常因山路崎岖、运输不便而犯愁。余杭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对径山片区道路全面升级——拓宽茶山主干道,实现双向通行;硬化茶园支路,方便茶农运输鲜叶;完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雨季行车安全。同时,该区完成全域农村路网提升,沥青路面直通茶园,冷链物流直达基地。茶农再也不用“肩挑背扛”,新鲜茶叶从采摘到加工,全程用时缩短至2小时。
路美促文旅
“四好农村路”不仅是交通线,更是风景线。余杭将农村公路建设与径山茶文化结合,打造“茶香风景道”,游客可沿公路自驾或骑行,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全流程。
“四好农村路”助力径山茶产业发展。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漕雅线作为全国“最美农村路”之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茶禅之旅”,带动沿线农家乐、民宿、茶艺体验馆快速发展。2024年,径山镇全镇接待游客超过6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58亿元,同比增长8.2%和8%。
此外,余杭区高度重视西部山区居民出行需求,在杭州地铁5号线南湖东站开通之际,同步优化了从径山车站始发的479路公交线路。线路调整后,径山周边区域居民享受到地铁带来的便捷出行,也大幅缩短了市区居民前往径山镇的交通时间。据统计,2025年“五一”期间,径山景区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营业收入约3000万元,接待人次同比增长9.8%。
路畅民共富
随着农村公路的畅通,径山茶搭上电商快车,销售范围从长三角扩展至全国,从“地方特产”跃升为“全国品牌”。
余杭区构建“农村公路+智慧物流”体系,为茶企和茶农提供高效电商配套服务。实现村级物流网点全覆盖,余杭径山、黄湖等镇设立9个物流服务站,破解茶叶出村“最后一公里”难题。茶农足不出村即可完成鲜叶速递、电商发货,实现“当天发货、次日到达”,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旅游”全产业链共富生态。
径山茶文化活动。余杭区交通运输局供图
如今,径山茶不仅在线下市场广受欢迎,更成为电商平台上的网红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依托便捷交通,茶农可快速将产品送达直播基地,通过“农村公路+电商”模式,径山茶线上销量持续增长,茶产业真正实现“因路而活、因路而美、因路而富”。
目前,余杭已形成以径山毛峰绿茶为龙头,径山红茶、蒸青茶、径山抹茶及茶衍生产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结合现代科技与数字化手段,径山茶在多场景、多渠道中展现独特魅力与潜力,为传统茶产业转型注入新活力。
从泥泞小路到康庄大道,径山茶的跨越式发展,是余杭“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计丽艳、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