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7月2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6月30日深夜至7月1日凌晨,河南省西峡县太平镇、二郎坪镇遭遇短时极端强降雨。山洪裹挟着泥沙奔涌而下,蛇尾河水位猛涨,导致部分停放或行驶中的车辆瞬间被湍急的水流吞没或冲离原位。在太平镇东坪村(老界岭景区所在地),道路一度完全中断,多辆游客车辆被困。
暴雨中车辆受损,第一时间报案往往是理赔成功的起点。保险条款通常规定,车主应在出险后48小时内向保险公司报案,因不可抗力导致无法及时报案的,可适当延长报案期限,否则公司有权拒绝赔偿。当发现车辆被淹时,车主应确保自身安全并立即远离车辆,同时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告知车辆位置及水淹程度,并尽可能用手机拍摄几张带有车牌号的车辆水淹照片或视频作为证据。
如果车辆被冲走,车主应首先向保险公司报案说明车辆最后停放地点,并立即报警处理。待水势退去后需第一时间寻找车辆。若实在无法找到,可要求警方出具相关证明,保险公司将据此进行赔付。因不可抗力导致警方无法及时出具证明的,可与保险公司协商特殊处理方案。
水退后切勿擅自启动发动机,车主应及时联系保险公司报案,或让专业修理人员确定车辆是否可以启动。擅自启动可能导致发动机进水造成二次损坏,而保险公司通常对此类人为扩大损失不予赔偿。
对于未达到全损标准的车辆,保险公司将结合历史数据与维修单位协商快速定损标准。此阶段车主需注意,并非必须到4S店维修,也可自主选择具有合适资质的维修点,但应事先与保险公司确认维修标准。此外,暴雨灾害中常被忽视的施救费用、清洗费用、原厂配置电器设备损失等项目,其实都属于车损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予赔付。
针对许多车主关心的“泡水最高点时没拍照,水退后如何定损”问题,保险公司通常会根据定损时查勘的情况,结合车内遗留的水痕线等证据综合确定赔付金额。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保险误区:
误区一:需单独购买涉水险?
自2020年9月19日全国实行车险综合改革后,原则上车损险已包含发动机涉水险,购买车损险即可覆盖。
误区二:未投保不计免赔无法全额赔付?
2020年9月19日后,不计免赔率险原则上已合并入车损险,购买车损险即可获得全额赔付。此前保单需确认是否附加投保了不计免赔险。
误区三:维修期间被泡能否理赔?
车辆在维修期间,维修厂家应尽到保管责任。此类损失建议车主与维修厂家沟通解决。
同时,如果遇到争议,可拨打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诉维权服务热线:12378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