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作家文章成初中期末考试题本人仅答对一半,当地教委:将与出题部门沟通

   日期:2025-07-02 19:01:39     来源:上游新闻    浏览:0    评论:0    

日前有作家发文称,自己的文章成为上海某初中期末考试的阅读理解题,而自己却做错了,此事引起热议。近日又有网友发帖称,自己的一篇文章成为北京市房山区初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但自己答错了一半。7月2日,发帖人、青年作家卢晓林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自己做错一半的原因,可能是阅读材料有删改,同时他觉得出题老师“太细致深入了”。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中学教育科的工作人员表示,会与出题部门进行沟通。

卢晓林。 受访者供图

“我的文章入选期末语文考题,而我答错了一半。”近日,有位网友发帖称,意外发现自己发表于《中国青年作家报》的一篇散文,成为北京市房山区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文章讲述了小猫在我家的四次‘来去’,以及最后彻底消失的故事。原文4000多字,被删减到了1600字,同时也修改了这篇文章的立意。”这位网友表示,总体来看,试题题目属于中等难度,但有一半的题目他没有做对。

7月2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发帖网友、青年作家卢晓林,他目前是黑龙江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的一名硕士生。上周他在一个网站中无意中发现自己的文章入选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卢晓林表示,文章《养猫记》是他在2024年夏天写的,于2024年12月3日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上发表。记者通过《中国青年作家报》电子版查询发现,2024年12月3日该报的确刊登了散文《养猫记》。

上游新闻记者从卢晓林发出的图片看到,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的第七大题是现代文阅读,阅读材料为《猫来猫去》,阅读材料末尾注明取材于卢晓林的文章。此阅读题,设有18、19、20共3道题,其中,19题为表格填空题,共三个空,第一个空,需要按照要求找出文中句子;第二第三个空,为概括人物心理的描写;20题为问答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结尾段中划线句的理解。

阅读理解题(部分)。 网络图

卢晓林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在这三道题目中,他19题的第一个空做错了,没找对文中对应的句子。19题的第三个空他的答案是“同情”,但正确答案是“理解”。第20题他的答案跟正确答案相比,有一半的内容没有想到。“第20题感觉出题老师太细致深入了,竟然能从原文中找出那么多对应,写的时候我没有想这么多。”

卢晓林认为,有些答案可以变通,可以有多种角度理解。不过,卢晓林也坦言,自己做错一半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试题对原文进行了删改。“删改的内容,改变了文章的立意。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表达的只是对小猫的怀念,考题却延伸到了猫有独立和自由的灵魂。”

针对此事,7月2日,上游新闻记者致电北京市房山区教委中学教育科反映相关情况,工作人员表示会了解情况,并与出题部门进行沟通。对正确答案和作者本人的理解为何会出现偏差的问题,这位工作人员解释:“我们并不是出题的部门。出题人出于什么目的选用这个题材,想从选取的内容达成什么考试目的,具体情况需全面了解之后才能答复。”

上游新闻记者 杨四海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