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的身体受到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阴阳盛衰的变化。“冬病”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症,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夏治”指在夏季一年中阳气旺盛之时,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理念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
三伏贴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将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选用特制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药物容易透皮吸收,驱散体内凝寒之气,增加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非药物治疗中心的贴敷疗法,经过不断的优化配方,疗效更为显著,同时备有三伏灸(督灸、红外灸舱)、祛湿茶等,为患者带来了更为卓越的治疗体验。
咨询预约电话:
段老师 18567175669
向老师 18567177223
贴敷时间安排
伏前预热贴: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贴: 7月20日—7月29日
中伏贴: 7月30日—8月8日
末伏贴:8月09日—8月18日
加强贴:8月19日—8月28日
注意事项
三伏贴贴敷后,局部起水泡、奇痒、破皮、流水是正常的皮肤应激反应,大家不用恐慌。
1、贴敷后不适处理:
(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若局部出现瘙痒、灼热、刺痛而难以忍受,应随即移去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3)若皮肤出现小水疱,保持干燥可自行吸收;若水疱较大,可用注射器针头将其挑破,外敷消炎药膏以防感染。
2、贴敷后沐浴需注意:
(1)敷贴24小时内禁用冷水洗澡,不暴晒;
(2)避免电扇直吹或久待温度过低的空调房。
3、贴敷饮食需注意:
(1)敷药当天禁食辛辣、肥甘滋腻、海鲜、牛羊肉、鸡肉、芋头、花生、香菜、韭菜等食物;
(2)敷药当天忌食用寒凉、生冷食物。
END
供稿:非药物治疗中心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