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雁默:断供台湾稀土?不如直接统一

   日期:2025-07-03 10:30:41     来源:观察者网    浏览:0    评论: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每一个复杂的问题,都有一个清晰、简单但错误的答案——美国作家 H.L.孟肯

在战略面,如何使用稀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是矛,也是盾。正确使用,威力无穷,但如果使用的目的不够明确,甚至误用,就会反伤己身。

比如近期就有论者断言,台湾正大规模采购稀土作为战略储备,但却没提出根据。再者,论者指控台湾向大陆购买稀土发展电子制造业,却形成了对大陆相关产业的“压制”,如半导体业。三者,论者指控台湾进口稀土供应(没有必要的)军工产业发展武器,回头对付大陆。四者,论者断定台湾作为稀土转口贸易的据点,会向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军火商输出稀土。

根据以上质疑,论者“强烈呼吁”,尽快终止向台湾出口各类稀土。

该论颇具煽动性,除了网民,也有网红开始鼓譟,直接支持或语带保留地支持断供台湾稀土,理由是遏制“以芯谋独,以武谋独”。听起来正当性十足,但这就是对解决复杂问题的一个清晰、简单但错误的答案。

不知道该论者之后是否有修正他的主张,不过这也不重要,不以人废言,也不以言废人,今天我们就事论事聊聊此一论点。

我的看法,简单说就一句话——断供台湾稀土,是多此一举,打草惊蛇,不如直接统一。

为什么?你想想,今天泛西方是以半导体为理由,“威胁”台海和平,介入中国内政。假设大陆断供台湾稀土,导致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主要是高阶芯片)断链,或芯片涨价,供应不稳定,是不是恰恰给了泛西方口实,联合起来对华采取各种制裁,甚至造成军事对峙?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好啊,请君入瓮,干就完了。可是,既然断供稀土的效果与“武统”差不多,何不直接统一?所以说,这是多此一举。

如果实施全面断供,却又不急于收台,岂不是自找麻烦?而且,为了使高阶芯片正常供应,许多国家都会提供协助,有形无形中增强“台独”与泛西方的实质连结,效果适得其反,反而增加了统一障碍。所以说,这是打草惊蛇。

那么,如果不循此途,如何解决台湾赚大陆钱,以芯谋独,以武谋独呢?关于前者,我已多有论述,后文会再做些补充。

关于后者,症结不在台湾,而在美国。若要拿稀土解决“以武谋独”,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针对美国军售。道理很简单,台湾自制武器的规模很小,买美国武器才是大宗,因此,以稀土为矛,要刺就刺美国。针对台湾军工业,大陆有的是工具对付,而在军民两用的稀土管制方面,台湾也没有得到豁免,无需画蛇添足。

我想,台湾到底有没有“稀土快速通道”特权,这才是重点,而该论者并没有提出相关证据显示台湾正在大肆囤积稀土,甚至想做转口贸易。

论者为求读者关注此一议题,绘声绘影的说法与激烈措辞难免,但指控要凭实据,别无的放矢。以下就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予以简要说明。

全球主要稀土国储量占比

五个问题指向一个答案

·问题一:台湾有没有稀土特权,有没有囤积?

前者的答案是“没有”,后者要看什么是“囤积”。

稀土管制至少在规则上,全球一视同仁,出口商必须向商务部提出申请许可证,经核准发许可证后才能出口。各种待审批文件包含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证明,进口商和最终使用者情况介绍,申请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经营管理人与经办人的身份证明等等,没有哪个申请者是有特权的。

当然,难免会有些需要快速审批的案例,具正当理由加速处理,但此属个案,而非通案,台湾也在排队,没有特权插队。因此,长年从事稀土进口的台商,也不敢向客户保证一定会通过审查,而且也传出某些厂商库存不足,面临停产。

至于“囤积”,这是形容词,大陆商务部在审批作业中应有“囤积”的官方标准,并从出口历史纪录评估申请者是否有囤积意图。任何指控者都应告知读者,囤积的官方标准是什么,以作为论据,不能猜测,推论,随便说说,这不只对被质疑的对象不公平,也形同质疑商务部的审批作业有重大瑕疵。

以台积电为例,其稀土相关原物料的储备是六个月,这是正常储备,不是囤积。大陆订出为期六个月的许可证,代表申请购买者至少可买六个月的量,有长期需求者,不会有人只买3个月的量,并让库存见底3个月。

出口管制,就意味着禁止囤积,因此,若还有谁可囤积稀土,只代表监管出了问题。

·问题二:台湾要这么多稀土干什么?又干了什么?

稀土管制也引起台湾相关业界担忧,根据台媒调查,台湾的稀土需求名列全球前五名,主要用户是电子制造业(含半导体业),进口项目集中在稀土的中下游应用品项,几乎不进口最上游的稀土原料(进口量不到一公吨)。

台湾采购以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或合金等中间产品为主,进口量最大的是钕铁硼永磁材料、抛光用铈之化合物。

根据台“财政部”的进出口统计数据,2024年17种稀土金属混合物之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输入为7048公吨(6070吨),来源于大陆的占比是86.1%;铈之化合物为4616公吨,来源于大陆的占比是99.8%;永久磁铁及“经磁化可永磁”的货品进口量为1924公吨,约95.3%来自大陆。

换言之,台湾的主要需求是轻稀土,需求产业是电子制造业、汽车/电动车业、再生能源与发电业、自动化工业、工具家电业等等。中重稀土占比较低,需求产业是高科技业(含半导体业)和军工产业。

至于要这么多稀土“干了什么”?论者指控台湾买稀土发展电子业,回头“压制”大陆相关产业。买稀土发展军工业,回头威胁大陆安全。

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两岸产业链有互补,有竞争,这是全球化自由贸易的常态,而若大陆认为某些台湾制品“压制”了大陆制品,大可加关税,甚至禁止进口,稀土也已纳入出口管制,并不至于全面断供稀土。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