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日期:2025-07-03 23:01:37     来源:胜利集结号    浏览:0    评论:0    

最近几年,美国的反犹主义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让人不得不正视的地步。尤其是2025年初,一位以色列学者站出来公开警告,说美国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对犹太人实施大规模屠杀的国家。这话听起来很吓人,但也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观察得出的结论。

这位发出警告的学者名叫雅各布·科恩,是以色列学术圈里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是个历史学家,专门研究犹太民族的历史和反犹主义。科恩博士出生在1952年,家里是大屠杀幸存者,从小就听着那些悲惨的故事长大。他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拿了博士学位,后来在特拉维夫大学教书,写了无数关于反犹主义的论文,在国际上很有名。

2025年1月,科恩博士在以色列一家主流新闻频道的访谈中抛出了这个重磅警告。他说:“美国现在的情况很危险,经济问题、社会分裂,再加上反犹情绪的抬头,这一切都让我想起历史上的一些黑暗时刻。”他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拿数据和事实说话,提醒大家得赶紧重视起来。

要搞清楚科恩博士为什么这么担心,咱们得先看看美国反犹主义的历史。其实,美国虽然一直被看作是犹太人逃避迫害的避风港,但反犹情绪从来就没断过根。

19世纪末,东欧的犹太人因为沙俄的排犹政策,大批跑到美国来。他们本来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可到了美国才发现,这里的人也不完全欢迎他们。那时候,美国本地人觉得这些犹太移民是外来户,抢了他们的饭碗。因为犹太人多做生意,很多人就觉得他们威胁了本地商人的利益。1880年代,纽约和波士顿的一些旅馆直接挂出“不接待犹太人”的牌子,光明正大地歧视。

1913年的利奥·弗兰克案是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弗兰克是亚特兰大一家工厂的经理,被控谋杀一个13岁的女工。虽然证据不够,他还是被判了死刑。后来,州长觉得这事儿不靠谱,把死刑改成了无期徒刑。结果,这判决一出来,一群暴民直接冲进监狱,把弗兰克拖出去吊死在树上。有人还喊着“吊死这个犹太人”,甚至拿这当乐子拍照。这件事当时轰动全国,也暴露了美国社会里那种根深蒂固的反犹偏见。

到了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让情况更糟。神父查尔斯·考夫林利用广播大肆散布反犹言论。他每周在广播里跟3000万听众说,犹太人控制了银行和政府,是经济崩溃的罪魁祸首。那时候,美国人口才1.2亿,这3000万听众可不是小数目。他的话就像火上浇油,让反犹情绪在民间烧得更旺。

二战之后,反犹主义没那么明目张胆了,但也没消失。很多名校,比如哈佛、耶鲁,对犹太学生设了录取限额,不想让他们“占太多位置”。一些公司不雇犹太人,理由五花八门。1950年代,纽约的一些高档社区和俱乐部干脆明说不让犹太人加入,说是为了“保持社区纯洁”。这时候的反犹主义变得更隐蔽,但对犹太人的排斥一点没少。

过去几年,美国的反犹问题又开始抬头,而且势头越来越猛。根据反诽谤联盟(ADL)的数据,从2016年开始,反犹事件就一直在涨。2019年,他们记录了2107起反犹事件,是1979年开始统计以来最多的一次。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飙到了2000多起,包括骚扰、破坏和暴力袭击。

2018年的匹兹堡生命之树教堂枪击案是个分水岭。一个反犹主义者冲进教堂,开枪杀了11个正在祈祷的人。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反犹袭击,震惊了全国。2019年,加州Poway的犹太会堂又发生枪击,1人死亡。

2022年,德克萨斯州一家犹太教堂被人质劫持,虽然最后人质获救,但这件事还是让犹太社区人心惶惶。2025年5月,华盛顿的以色列大使馆被枪手袭击,2名工作人员丧命,现场还留下了反犹传单。这些事件都说明,暴力反犹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

除了现实中的暴力,网络上的反犹言论也像野草一样疯长。社交媒体上到处是关于犹太人控制媒体、政府、银行的阴谋论。有些人把犹太人和“全球主义精英”挂钩,有些人还说犹太人对以色列有“双重忠诚”,不忠于美国。这些说法在政治两极化的环境下特别容易传播,尤其是推特和脸书这样的平台,算法还老把这些东西推给更多人看。

2024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升级,美国大学校园里也炸了锅。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的学生搭帐篷抗议,标牌上写着“解放巴勒斯坦”或者“犹太人控制美国”。这些口号本来是冲着以色列去的,但很多人看了就直接把矛头指向犹太人。结果,校园里的犹太学生被骂、被孤立,甚至有人被威胁。ADL的报告说,2024年大学里的反犹事件比前一年翻了倍。

科恩博士和其他以色列学者的警告不是凭空来的,他们是把美国的情况跟历史上的教训对照了一下,得出了结论。

科恩博士特别提到,1930年代的德国跟现在的美国有不少相似之处。那时候,德国刚打完一战,经济一团糟,社会分裂得很厉害。纳粹党就趁机把犹太人说成是“掠夺财富的外敌”,煽动大家仇恨,最后搞出了大屠杀。现在的美国呢?经济虽然没那么惨,但贫富差距拉大,政治撕裂得一塌糊涂,再加上枪支泛滥和极端思想的传播,科恩觉得这环境对犹太人来说太危险了。

另一位以色列学者,迪娜·波拉特,是研究反犹主义的顶尖专家。她说,美国现在是“完美风暴”的状态——政治不稳、经济压力、极端意识形态到处跑。她还提到,对以色列的“妖魔化”也加剧了反犹情绪。很多人把对以色列政策的不满,直接转成了对犹太人的攻击。

这些学者担心,美国要是再不采取行动,反犹暴力可能会升级到他们都不敢想象的地步。他们不是说美国马上就会变成纳粹德国,而是说现在的趋势如果不刹车,后果不堪设想。

美国的犹太组织和专家对这个问题也很上心。反诽谤联盟(ADL)和西蒙·维森塔尔中心一直在喊话,说得赶紧采取措施。他们建议加强犹太教堂的安保,推动反仇恨犯罪的法律,还得教大家认识反犹主义的危害。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情况有那么糟。有些专家说,美国跟战前的欧洲不一样,毕竟这里有法律保护少数族裔,社会也更多元,大部分人还是反感极端主义的。可问题是,犹太社区里很多人已经觉得不安全了。一项调查显示,2024年有超过40%的美国犹太人觉得自己比几年前更危险,甚至有人考虑搬到以色列去。

科恩博士的警告一出来,2025年初就炸开了锅。美国媒体像CNN、《纽约时报》都做了专题,分析反犹主义的现状。有人觉得他说得太夸张,有人觉得他点出了真问题。犹太社区里还有人专门为他祈祷,感谢他敢说真话。

2025年4月,美国政府开始行动了。司法部说要严查反犹事件,FBI在犹太教堂附近加了巡逻。教育部也推了个反歧视课程,想让学生搞清楚批评以色列和反犹主义的区别。到了下半年,反犹事件稍微少了点,但根子上的问题还在。

科恩博士没因为争议就缩回去。2025年6月,他在联合国一个会议上演讲,强调得用教育和对话来对抗偏见。后来,他还写了本书,叫《现代反犹主义的阴影》,专门讲反犹主义跟政治极化的关系。

科恩博士的警告其实是个提醒:反犹主义不是小事,得认真对待。历史告诉我们,不管多早的信号,只要忽视了,后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首先,教育得跟上。让大家知道大屠杀是怎么回事,偏见有多危险,这样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其次,政治人物得站出来,不管这偏见从哪边来,都得明确反对,不能含糊。最后,咱们每个人都得出力,看到不对劲的地方就得说出来,别当沉默的大多数。

美国会不会真走到那一步,没人说得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现在不行动,以后可能就晚了。你觉得呢?咱们还能做点啥来扭转这个趋势?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