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们谈论经济,讲得最多的就是市场“太卷了”,生意难做钱难赚,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着“内卷式”竞争,今天就这个话题,谈谈我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内卷式”竞争的几种表现形式。
一、过度依赖价格战
价格策略是休闲农场与旅游村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吸引和保持游客而采取的常见手段。
然而,长期的价格战可能会对休闲农场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农场间相互压价以获取市场份额,忽视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有可能使整个行业陷入全部亏损的状态。
价格战的几种主要形式:
1、折扣优惠。主要提供早鸟价、团体优惠、老客户回馈等多种折扣方式,主要通过降低价格吸引游客参与。如长沙一些农家乐目前搞直播推广游客吃玩一天100,我这里就只要80、60;
2、免费门票与活动。在某些特定日期或节庆活动,农场实行门票与活动全免费政策,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如开业免费、儿童节免费、重阳节免费等;
3、套餐优惠:农场开展休闲体验活动与农产品、住宿、餐饮等销售进行组合捆绑,以套餐价格吸引消费者,这样的价格战策略,相比单独购买更具竞争力。如团建包餐、住民宿免活动费、消费金额送伴手礼等;
4、季节性促销。农场在淡旺季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如在旺季时适度提高价格,而在淡季时通过降价甚至免费吸引游客。如花海观光园、采摘园、乡村民宿等等。
5、互动体验收费调整:主要采取降低或免费提供园区某些互动体验项目的收费,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通过价格间接提升整体农场的吸引力。如活动打包低价收费、活动买一送一等。
二、同质化发展
众多休闲农场与旅游村庄不是在创新和差异化上下功夫,而是在相同领域内重复建设,导致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
1、文化根脉的断裂。许多农场还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浅层开发,忽视了对本地产业、历史、民俗、非遗的深度挖掘。这种缺乏真实生活场景和故事内核的开发,导致项目千篇一律,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
2、规划与市场的脱节。主要表现:盲目复制别人成功的模板,导致区域竞争激烈且内卷。这种脱离实际市场需求的模仿,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地理、产业、人文特色,造成项目雷同无特色。如农事捉鱼活动,70%农场都有此项目。
3、产业链条的单一化。过度依赖观光游乐活动与季节性采摘,缺乏多元化的产业链整合,如“农业+教育+康养+文创”的综合发展模式。单一化的经营模式限制了游客的参与度和消费潜力,这样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缺乏持续的吸引力。
4、品牌意识的缺失。大多数农场未建立独立IP,导致产品辨识度低,缺乏市场记忆中的亮点,很难吸引游客并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如50%左右的农场连农产品注册商标都没有。
三、注重短期利益
休闲农场与旅游村落只注重短期利益、眼前利益,忽略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建设。
1、盲目跟风,缺乏特色。主要表现还是没有深入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而是简单模仿,导致项目缺乏吸引力。
2、不做科学规划,无序发展。导致项目建设无序、混乱,甚至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3、忽视环境保护,破坏生态。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如滥砍滥伐、破坏植被、污染水源等。
4、服务质量不高,缺乏专业培训。导致服务质量普遍不高,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
5、没有文化挖掘,缺乏深度体验。很多休闲农业项目只是提供简单的采摘、观光等服务,而没有深入挖掘当地的农业文化和乡村文化。
四、行业利润下滑
休闲农场间的价格战和同质化竞争,使得休闲农业行业总体利润率低下,农场利润短期大幅度波动,很多出现了亏损的局面。
1、收入低。多数农场营业收入不高,难以覆盖运营成本,如一些休闲农庄、乡村民宿、农家乐等,即使在旅游旺季,入住率和上座率也不高,导致收入微薄。
2、利润薄:农场扣除各项成本后,利润空间小甚至无利润,有些还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一些休闲农场与乡村旅游项目,在建设初期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打造,但后续运营中游客数量逐年减少,长期无法实现盈利。有此甚至已到倒闭的边缘。
3、二次消费少。游客在休闲农场的消费主要集中在体验活动、餐饮、住宿等基本项目上,对当地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文化纪念品等二次消费的意愿不强,消费金额低。
4、村民参与度低。一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没有充分带动当地村民的参与和受益,村民对乡村旅游的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和动力,村民只是在项目中从事简单的劳动,收入增加不明显。
五、市场秩序混乱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内卷式”竞争,导致市场秩序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与破坏并存:在乡村休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一些地区为了改善基础设施,采取了大拆大建的做法,这些行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硬件设施,但对传统风貌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2、圈地与短视行为。部分项目通过圈地的方式,将大片农田和山地用于建设短期度假别墅和主题公园,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3、规划与管理不足:在一些地方,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开发项目无序,同质化现象严重。同时,监管机构的缺乏或监管不力也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4、利益分配不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经济收益,但收益主要被投资方和经营者获取,而本地村民和小农户的收益有限,这种模式的收益分配机制不利于乡村社会的整体发展。
5、政府与市场的界限模糊。在一些地区,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短期经济效益,与市场资本结成过于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模糊了政府与市场的界限,可能导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偏离初衷,影响可持续发展。
我们给你帮助 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谈再红教授的再红休闲农业小程序线上授课上线了!投资经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定要先学后动,否则,很容易掉“坑”里。
湖南再红休闲农业有限公司是以谈再红教授名字命名的休闲农业一体化科技服务公司。目前主要服务项目有:
策划规划公司釆用“三因”原则(因地、因钱、因人制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制定科学的策划规划设计方案。做到既对接国家政策,又坚持以盈利为目的。
农庄诊断由谈教授领衔专家团队,对传统休闲农园,乡村旅游项目实地诊断,提出轻资产诊断与升级发展报告。
运营陪跑根据策划、规划,诊断方案,派遣有实操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团队担任运营官,安排项目落地“陪跑师”,进行现场操作指导与服务。
湖南兴乡农业项目规划设计院,2019年4月成立,是一家依托谈再红工作室专家团队,专业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规划设计的专门服务企业。目前设计院拥有乡村产业发展、乡村规划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专家教授与职业经理人100多名。主要从事:
规划设计:承接乡村振兴、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农庄、休闲农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乡村庭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等。
项目策划:承接项目总体策划、项目运营策划、节庆活动策划、产品品牌策划等。
项目运营:承接“农文旅”项目运营顾问,运营托管、股权合作等。
项目服务:承接新项目投资建设前期考察定位,旧项目诊断升级发展,农文旅项目咨询,乡村振兴定制培训服务等。
业务联系:
谈再红教授专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书适合休闲农业经营者、从业者和准备投资、发展休闲农业的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以作为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教学参考书。
谈再红,男,正高级农艺师,教授。现任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休闲农业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头雁”导师,国家农业职教名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联合体首席专家,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专家库专家。湖南省休闲农业示范县,省级示范农庄,休闲农业集聚村评审专家,湖南、海南、四川等省休闲农业协会特聘专家。主持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专业科研课题项目10多项。全国首套休闲农业专业系列教材(20部)总主编,主持编写“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休闲农业概论》《乡村伴手礼开发》,主编农业农村部高素质农民培训教材2部,主要专著有《谈谈休闲农业》《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100问》。
联系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