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一根扁担挑两头”——江西农业大学创建“金扁担”党建品牌纪实

   日期:2025-07-06 17:30:39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浏览:0    评论:0    

7月2日,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三农”问题青年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广昌县驿前镇,深入“世界上最大的莲花池”开展专题调研。实践队立足专业优势,多维度解读莲花产业发展路径。重点关注农户土地利用情况,为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提供青年见解。

近年来,江西农业大学深化党建引领,激发思政教育动能,一头挑起立德树人初心,一头挑起强农兴农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江西农业大学的英语课堂上,学生们用流利的英语讲述着中国乡村振兴的故事:从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到返乡创业的“新农人”,从脱贫攻坚的实践到绿水青山的生态智慧……这门以“用英语讲好中国‘三农’故事”为目标的“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课程,正通过创新教学模式,让青年学生成为传播中国农业文化的“国际发言人”。学校还深化思政课建设,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品牌金课,组建“1+1+N”专题教学团队,线下构建“双师课堂”,由“1名校领导+1名外聘专家”主讲;线上同步直播并配备若干专任教师辅讲,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育人。

近日,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数十名师生来到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凤岗村的田间地头,和当地农业专家一起,上了一堂生动的“田间思政课”。在稻田边,学生们一边仔细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一边认真聆听农业技术员介绍现代农业科技在水稻生长全过程中的广泛应用。 智能化育秧车间、无人机巡田实时反馈等科技手段已经让传统农耕升级为“指尖种田”的智慧农业。“以前总觉得粮食安全是一个宏观议题,离我们很遥远。今天和农技员深入交流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刻含义。”来自农学2301班的魏书芳同学激动地说道。

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融入农科特色和江西元素,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让思政教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感悟。组织师生走进方志敏烈士纪念园等红色地标,以沉浸式体验筑牢信仰之基;精心打造“一线课堂”微党课、微团课,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红色场馆;创新开展“金扁担·歌咏党课”,激发师生情感共鸣。

在江西农业大学,“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情怀已融入课程育人全过程。学生们在调研乡村时记录的“脱贫户的电商创业路”“非遗农具的现代传承”等故事,成为课堂上的鲜活素材;在红色故都瑞金、生态文明示范村婺源的实践中,他们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乡村的变迁。《英语话农史》系列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学校思政教育引领力不断提升。学校开展红色走读、红色诵读、红色班级创建等系列活动,入选全省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连续30次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学校坚持以科技创新破解农业“卡脖子”难题,“揭示猪血型基因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机制”“首次在国际农业动物中发现宿主基因组影响肠道菌群的因果基因突变”分别入选2022年、2023年“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中芯一号”猪育种芯片实现全面国产化,“山下长黑”猪新品种等一批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农业科研标杆。学校目前建设省级研究生工作站5个、校级研究生工作站26个。近三年,学生深度参与生猪、水稻等59个新品种选育,斩获200余项专利授权,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徐光明)

作者:徐光明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