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九分公司掀起了一场“超级大棚”改造热潮,致力于提升农业生产标准,为农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棚改造作业现场(刘新宇 摄)
管理区采用科技示范户带动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效果明显。这几天,管理区种植户熊立波正组织工人进行大棚改造作业,将原本7米×60米的小棚升级为11米×60米的大棚,这种“超级大棚”以其宽敞的空间和稳固的棚体,赢得了种植户们的广泛赞誉。
“我家原来有6个小棚,今年改造成3个‘超级大棚’。我是看周边的种植户有去年改造的,优势非常多,能够抗风、抗雪、抗腐蚀。”熊立波算了一笔经济账:“建一个小棚费用需要6000元,一个小棚能满足60亩地的育苗需求,使用寿命10多年。建一个‘超级大棚’需要16000多元,虽然一次性的投入多了,但是大棚的使用寿命也长了,能使用20多年至30年,而且一个‘超级大棚’可以满足90亩地的育苗需求,还能抢农时,节省清雪扣棚的人工。”
管理区技术人员介绍,之所以能够节省清雪扣棚的人工,是因为“超级大棚”的棚膜具有防风、防老化的特性,扣上棚膜后5年之内不用撤下棚膜,只需在秋季对大棚进行加固即可,省去了春天清雪扣棚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春天时棚内的温度高,有助于育苗作业。
“我们管理区积极作为,带领种植户外出考察,统一采购,有效降低原料和运输成本。今年,管理区将75个小棚改造成50个‘超级大棚’,可满足管理区4500亩地水稻的育苗需求。改造后的‘超级大棚’对于后续农业生产意义重大,能够抢先农时、节省人力,有力促进农业标准化提升。”第六管理区副主任杨林介绍。
下一步,八五九分公司将持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推动分公司水稻育秧大棚的“换代升级”工作,推动农业设施向高标准迈进,为种植户增收、农业增效注入强劲动力。(王佳 王雪 马宁 刘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