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淅川县4万多亩杏李迎来丰收季。蜂糖李、红宝石李等多个品种相继成熟,以清甜口感和优良品质抢占市场,不仅让果农尝到了丰收的喜悦,更通过 “种植+冷链销售” 的全产业链条运作,以 “甜蜜” 姿态勾勒出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老城镇马沟村,漫山遍野的杏李树硕果累累,一颗颗饱满圆润、色泽诱人的果实缀满枝头,村民们正忙着采收装运。
【淅川县马沟村种植户 石国典:我种了5亩红宝石、5亩黑总统,因为管护得好,今年亩产五千斤,按现在市场行情的话,我今年能收入个5万块钱左右。】
刚从果树下采摘的新鲜杏李,当即运送到最近的杏李收购点。负责分拣的村民熟练地分拣出残次果,将优质杏李整齐放进包装箱。
【淅川县叶沟村种植户 陈锋:今年的行情比较好,已经基本上采摘完了,昨天最后一批采摘卖了两千多斤,外地客商今天都已经在收这附近乡亲们的果子。】
淅川县发展蜂糖李、红宝石李、黑总统李等十多个间隔约1-2个月,成熟期依次递延的杏李品种,形成自然错峰上市优势。通过这种时间差,当地李子得以持续供应市场,不仅避免了集中上市导致的价格下跌,还满足了不同阶段的消费需求,有效延长了销售周期,提高了市场溢价,降低了价格竞争风险。
来自安徽的经销商唐浩已经是第5年到淅川县收购蜂糖李。5年来,他和周边果农也处成了朋友,每到果子成熟时,果农就会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
【安徽经销商 唐浩:因为老城这边气候特别好,水质也特别好,所以老城的蜂糖梨品质口感都非常棒,我现在每天大概能收到六千到七千斤,每天冷链直接发货,第二天早上可以到达南京市场,这个蜂糖李在市场比较受欢迎,现在的话基本上每天两到三车。】
小小的杏李,不仅让淅川县果农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从枝头到舌尖,从种植到销售,淅川杏李正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南阳广播电视台 淅川台 严晓青 马黎媛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