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羹一饭藏真情,点滴关怀暖人心。近年来,南阳市聚焦构建“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以“小饭碗”为支点,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更加便捷、可及、专业的养老服务,用“舌尖上的温暖”书写民生答卷。
上午10点,在建设路与文化路交叉口的一家食堂,厨师们手持炒勺,动作娴熟地将新鲜食材抛入锅中,翻转、颠勺,一气呵成,浓郁的饭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经营店主 张航:每天我们9点左右开始为当天午餐备菜了,就是为了让附近居民能在中午吃上一口热乎、可口的饭菜。作为经营者,我一直觉得,能为社区做点实事,用实惠的价格和暖心的服务回馈大家,是特别有意义的事。】
这家食堂推出的“5元自助午餐”,每天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凭借亲民的价格、丰富多样的菜品和可口的味道,迅速赢得附近居民的青睐。
【顾客:经济实惠还省钱,全家来都中,方便实惠。】
【顾客:这里菜挺好的,每顿有肉有菜,一顿就5块钱,每天自己在家不想做饭就来这里吃点。】
宛城区常住人口63万多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11万多人,老年人普遍选择居家养老,“做饭难”“吃饭难”成为困扰居家老年人的难题。宛城区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用一餐饭的温度,让老年人暖胃更暖心。
上午11点,在新华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将刚出锅的饭菜打包装箱,送往独居老人的家中。
【老人:做的饭餐很干净,也符合大家的口味,我在家养老,给我送到家里,我总感觉到很亲切,很关心。】
【新华街道党工委委员 李豫:为确保老年人吃得营养健康,我们食堂配备专业营养师,根据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和营养需求,科学制定每周食谱,提供清淡软烂、荤素搭配的餐食,像我们辖区很多老人都享受到送餐服务。】
为把老年助餐这件民生实事办好,宛城区依托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设立老年食堂,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设立老年餐桌和助餐点,就近就便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
【新华街道办事处主任 李明洲:新华街道持续加快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发挥街道老年餐厅这个“小窗口”,广泛听取老年群众们的诉求,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一口热饭”,并且能够吃得方便、吃得放心,吃出幸福味。】
小饭碗里装着大民生,热汤面中透出真感情。南阳市是老年人口大市,截至202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5.4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8万人,占比22%,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我市全力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老年食堂、送餐上门、搭伙互助等服务形式,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成老年助餐点693个,服务老年人次超32万人次,今年计划新增200个助餐点,打造114个村级示范点,推动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向城乡纵深延伸。从城市社区到田间地头,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背后,是南阳构建“老有所养、老有善养”幸福图景的生动实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温暖的注脚。
南阳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 陈曦 杨世印 吴丹丹 通讯员 杨珺珺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