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河南商城县:生态鱼“游”出产业发展新路

   日期:2025-07-08 16:30:35     来源:中工网    浏览:0    评论:0    

洪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河南省商城县鲇鱼山水库碧波荡漾,鱼群自由自在地在水中穿梭。清晨5点,捕鱼师傅已忙碌起来,只见他们熟练地撒网、收网,不一会儿,肥美的鱼儿便跃出水面,在船舱内跳跃,溅起层层水花。

“我们水面可养鱼的面积是4.2万亩,年均捕捞量在200万斤左右。此次起获的鲢鱼均经过5年以上的自然生长,正值最佳捕获期。目前,每天的起鱼量在1万至3万斤,预计将持续两个月。”商城县渔业开发公司副经理雷显忠介绍。

鲇鱼山水库淮河流域内的一座大型水库,同时,这里还是国家级生态湿地保护区,鱼类资源丰富。在水库工作多年的渔民王林,对这片水域感情深厚,也见证了水库渔业的变迁。“以前,大家不懂生态养殖,过度捕捞、投放饲料,水质变差了,鱼也没那么好吃了。”他感慨道,“如今,我们采用‘以鱼净水、以鱼养水’模式,冬季投放鱼苗后,就不再管了。鱼儿主要以水中浮游生物、腐殖物为食,可谓是人放天养,自然生长。大家反而说鱼肉更紧实了、味道也更鲜美了。”

商城县是“中国炖菜之乡”,其饮食文化底蕴深厚,而商城筒鲜鱼则是最具代表性的炖菜之一。如何让商城筒鲜鱼“走出去”,实现传统美食与生态鱼资源的深度融合?2024年,商城县引进了河南省渔夫人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渔夫人食品”)鲢鱼生产加工项目,并将鲇鱼山水库、铁佛寺水库部分鲢鱼出售给该公司。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规划建设双层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新建无尘活鱼宰杀生产车间、二次清洗及风干沥水生产车间、无尘切片车间、低温腌制车间、液氮速冻车间等自动化生产线设备40余台(套),并创新采用液氮速冻锁鲜技术与数字化调味系统,打造出了液氮锁鲜筒鲜鱼、花鲢鱼头、手工鱼丸等鱼制品。项目达产后,可年加工淡水鲢鱼400万斤,实现产值0.8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60个。

走进渔夫人食品的无尘加工车间时,工人正娴熟地处理着刚捕捞上来的鲢鱼。“我们坚持‘从水库到餐桌’的全链条品控,在保留筒鲜鱼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生产流程进行标准化改造。从鲜鱼选材、腌制工艺,到竹筒封装、发酵环境控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最大程度保留了鱼肉的鲜嫩和竹香。”渔夫人食品公司总经理曾超说。

除了明星产品筒鲜鱼,该公司还在延长“一条鱼”的产业链上下功夫。“鱼头、鱼尾、鱼泡直接投放市场;鱼鳃和鱼肠加工成动物饲料;鱼鳞可提取胶原蛋白;鱼骨能加工成鱼骨粉。我们测算,1条10斤的鲢鱼,经精深加工后,可新增附加值33%。”曾超补充道。

“家人们,看这筒鲜鱼的色泽,打开就能闻到浓郁的竹香,鱼肉鲜嫩入味,拌饭吃能连吃三大碗!”在渔夫人食品的直播间里,主播郑浩杰掀开竹筒包装,竹筒里红亮的鱼块让人垂涎欲滴。屏幕另一端,远在广州的美食爱好者张先生快速下了单:“之前刷到博主推荐时就馋坏了,这次终于能尝到正宗筒鲜鱼的味道了。”

据了解,在销售环节,该公司通过抖音、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可解决其50%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组建直播团队,开展生鲜供应链电商直播,再一次拓展线上交易空间。

“下一步,我们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豫东南生态水产品精深加工生产供应基地、集散配送中心,进一步推动商城炖菜文化做大做强。”对于未来发展,曾超踌躇满志。

从水库中自在游弋的生态鱼,到标准化车间里精心制作的筒鲜鱼等鱼制品,商城县生态鱼产业的进阶之路,既是自然馈赠的现代化转化,也是实现“一尾鱼激活全链条、富足一方水土”的鲜活写照。

来源:农民日报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