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图/网络视频截图
备受关注的甘肃天水麦积区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官方调查结果。
据新华社电,7月8日,甘肃省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当地幼儿血铅异常事件的调查结果。经公安机关侦查,褐石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资人李某芳,同意该园后厨人员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彩绘颜料,稀释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经检验,查获颜料含铅,包装明确标识不可食用。
通报显示,截至7日晚10时,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经国家、省联合医疗专家组根据血铅标准认定,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
这起铅中毒事件自曝光以来,无辜幼儿遭受的伤害及其原因,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人们的心。如今,联合调查组的通报结果回应了人们的关切,真相令人震惊:将彩绘颜料用于食品制作,不仅有悖食品安全规范,更颠覆了生活的基本常识。
问题已经初步查清,当务之急是积极救治血铅异常的患儿,尽最大努力减少这起事件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表示,甘肃省已抽调省级中毒、重症、儿科等专家,在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开设铅中毒、儿科、心理咨询三个专家门诊,紧急协调血铅中毒治疗药物。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调派3名专家赴甘肃开展指导救治。同时,由国家以及甘肃、陕西、湖南、重庆等地相关专家组成的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开展医疗救治工作。
此时,唯有保障医疗资源、开辟绿色通道,针对患儿具体病情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才能尽可能弥补此事给受害者造成的伤害。
在做好善后工作的同时,追责与反思不能止步。通报显示,此案相关涉案人员众多,牵涉幼儿园管理层与普通工作人员。案件的发生,可谓是涉事幼儿园对食品安全责任的全面失守、系统沦陷。必须追问的是,涉案人员何以如此恣意妄为、不知底线?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使用食品添加剂。彩绘颜料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制作,这是法律明确禁止的。幼儿园园长、投资人在同意添加颜料的时候,后厨人员在实施制作的时候,有没有基本的法律观念、规则意识?
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要求,学校集中用餐应当坚持公益便利的原则。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是用来赚钱的,不能成为利欲熏心染指的工具,这是一项基本原则。
经过彩绘颜料调色,确实增添了面点的色彩,看上去好像更加有“卖相”。然而,这种鲜艳之下,埋藏着对幼儿身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看似无知、愚蠢、鲁莽,实则狡诈、歹毒、狂妄。试想,这些涉案人员如果有孩子的话,会把彩绘颜料用在自家食品制作中吗?再具体一点,他们自己敢吃下带“毒”的面点吗?
对于此等泯灭人性的恶行,唯有举起法律的利剑,对肇事者依法予以严厉处置,才能释放出绝不姑息、绝不容忍的坚定态度!
目前,当地公安机关已经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涉案人员刑拘。根据刑法对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规定,如果犯罪行为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起骇人听闻的事件,也说明食品安全监管仍要持续精准发力。正如天水市政府副市长汪小娟所言,此次事件反映出当地对民办幼儿园和从业人员监管培训的严重不足。除了事后严肃追责,更有效地将监管前置,才是对校园食品安全防线的敬畏和保障。
不仅是事件发生的甘肃天水要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坚决不留盲区、死角,任何在幼儿园和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上仍有不足和隐患的地方,都有理由举一反三,补齐短板,杜绝此类事件再度发生。
事发后,甘肃省纪委监委已责成天水市纪委监委抽调骨干力量,启动问责调查程序。公众期待有关部门在查清事实、厘清责任后,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惩治其中的失职渎职者,以“零容忍”的态度与决心,真正筑牢校园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
编辑 / 柯锐
校对 /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