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一个幼儿园的丑闻,几乎成了一个城市的丑闻。
从最新的调查结果看,是幼儿园在食物中添加了非食用的彩绘颜料,导致孩子血铅超标。这是幼儿园管理问题导致的不幸事件,是一个幼儿园丑闻。
然而,有报道称,当地存在修改血铅超标数据的情况,还有医院拒绝检验的情况。一些家长带着孩子跨省跑到西安去检测,天水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也跟随到西安,动员患者回天水治疗。当地如此应对,难免不让人怀疑是想掩盖什么。于是一所幼儿园的丑闻,成了整个天水的丑闻。
就像前一段火车砸窗事件。乘客闷在火车里几小时不通风,导致一些乘客身体不适,这本来是一列火车管理上的“丑闻”。然后,铁路系统的工作人员连续发文章,批评砸窗行为,让人觉得铁路系统在组织舆论“反扑”。于是,一列火车上的丑闻被搞成了整个铁路系统的丑闻。
这种玩儿法,在旁观者看来有点儿蠢,但背后自有其独特逻辑。
一座城市的管理者,把被管理者的丑闻“承包”,一个系统的管理者,把所有节点上的丑闻“承包”,背后是管理者“刚性思维”。
所谓刚性,就是追求“完美”,以全能者自居,不能容忍瑕疵,一切在掌控之中,“不能出事儿”。真要出事儿呢,不管什么原因谁的责任,忍不住亲自下场。
打个比方,管理者本来是球场上的裁判,维护公平的规则,让赛场上保持秩序。如果有人违规、不老实,第一时间查清真相,依规亮出黄牌或红牌予,公开以处罚即可。而不是看到有人违规,先是想捂住违规这个事实,捂不住了就想办法否定或扭曲事实。
裁判只负责秩序,不参与比赛,本来很超脱的。他们为什么不愿意超脱呢,为什么亲自下场,不惜把治下的丑闻搞成自己的丑闻?
他们为什么迷恋“完美主义”和“刚性思维”呢?这背后很值得探讨,但又不宜探讨……
最近美国得州洪灾,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其中包括一个夏令营的至少28名儿童。
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官方事外。州长阿博特说,“看到这些孩子所经历的一切真是太可怕了”。
当地有官员指责当地的气象部门没及时预报极端天气,但气象专家立即为气象部门推脱责任:“要准确预测复杂的天气状况将产生什么影响,并随后说服官员和公众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这是非常困难的。”
还有媒体把这个灾难与特朗普关联起来,说联邦政府的削减行动使得官方天气预报的员工减少10%以上。特朗普赶紧甩锅给“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否认削减预算和裁减员工影响了得州洪灾应对工作。
你瞧,美国应对丑闻的特征就是甩锅,就是与丑闻切割。面对一个“国家级丑闻”,无论是州长还是总统,似乎都不承认有“丑闻”。
对于“丑闻”的应对,你可能不喜欢天水的处理方式,但可能更不喜欢得州的应对方式。
起码天水市长比特朗普有“担当”。他说,深感痛心、十分自责,将千方百计做好幼儿治疗康复和后续保障工作。
回到天水丑闻,更准确的是天水悲剧。按照专家的说法,血铅超标对于孩子们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损害大脑,降低智商。
根据官方通报的调查结果,幼儿园的负责人知情并同意的情况,后厨人员购买彩绘颜料用于部分食品制作。这些颜料含铅,且包装上明确标识不可食用。
看到这儿,总觉得幼儿园的负责人以及后厨工作人员全都智商有问题,是不是也曾因为血铅超标而导致过脑残?!
确实脑残。据说,食用色素的价格比彩绘颜料便宜很多,这幼儿园偏偏用贵的颜料给食物“上色”。
目前培心幼儿园251名幼儿已全部检测,血铅异常233人、正常18人。18个孩子像是有金刚护体,穿越了枪林弹雨,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