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河南潢川传流店乡:“五良五品”铺就乡村振兴路

   日期:2025-07-09 10:30:32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在大别山北麓的淮畔沃野上,河南省潢川县传流店乡正在进行生动实践。这个 三省交界的农业乡以“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筑牢产业根基,用“品类、品质、品牌、品味、品度”提升价值内核, 让“紫云英香米”飘着富硒清香走进高端商超,使“九星黄甲” 带着生态赋能成为“共富密码”,新质生产カ捧出ー份可触摸的“传流范式”。

ー、“五良”筑基:夯牢农业发展链

良田焕韵,种出乡土新活力。“地肥才能粮丰,咱这田现在踩上去都像海绵,多亏咱这有全省首个万亩紫云英基地! ”经坊寺村种粮大户王大叔蹲在地里笑眯了眼。乡里3万亩高标准农田 里,1.5万亩紫云英正演绎着“绿肥养土”的生态魔法ーー这种被称为“天然氮肥厂”的豆科植物,靠根瘤每年为每亩地固氮8-10公斤。

国家绿肥首席专家曹卫东来此测算过,连续三年轮作后,土壤有机质涨了0.8个百分点,蚯蚓打洞都更欢实了,原先亩产800斤的“老粮田”,如今成了亩产上千斤的“吨粮田”。

良种生金,科技赋能稻鳖兴。“别瞧这稻种个头小,抗倒伏、米油亮,每斤多卖2块钱呢! ”农技员老汪捧起“珠两优5298”“大别山1号”谷种如数家珍。全乡85%的稻田都换上了这类香 稻良种,搭配紫云英轮作,ー亩地年增收超500元。水产坑里更有“芯”突破ーー九星丰源基地的“九星黄甲”历经5年提纯,背甲金黄、肉质紧实,去年获取“中州渔业博览会金奖”,光种苗就销往周边数百万只。

良法增效,新旧融合促升级。“以前除草靠手薅,现在紫云英把杂草‘饿’死了! ”陈营村果农王明建的梨园里,紫云英像绿色地毯铺满树间,不仅省下每亩数百元除草费,结出的秋月梨 甜度还涨了两度。稻田里“水稻ー紫云英”轮作让化肥用量减了10%,甲鱼棚里的物联网设备24小时盯着水温、溶氧等28项指标,养殖成活率提高15%,工人老李直感慨:“现在喂料点点手机就中,比以前蹲守棚子轻松多了! ”

曹卫东在传流店乡梨园

良机助力,锻造现代农业新引擎。春播时节,朱陂店村的稻 田里插秧机“突突”作响,一天能插20多亩,抵得上20个壮劳 カ。全乡72%的耕播收环节都交给了机械,农机手老张算过账: “以前割稻子累断腰,现在联合收割机ー跑,亩产数据实时传到手机上,效率翻了十番! ”。乡政府联合种田大户张建松,成立 了现代农服中心,通过吸收社会零散农机资源,改良农机设备, 向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农业生产服务,有 效解决“种不了地”“种不好地”“种了不划算”等突出问题,目前老张集中了 24台农机,ー季可服务5万亩。

良制护航,产业链条带共富。“加入合作社,种苗、技术、 销路都不愁! ”脱贫户何大哥指着自家百亩甲鱼塘说。乡里牵头成立了甲鱼养殖协会和种植合作社,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 户”模式串起全链条:企业给种苗、教技术,合作社组织标准化养殖,农户只管埋头干,280多户脱贫户年均增收7000元。县 紫云英协会党建指导员、乡党委书记吴宗徽常说:“咱得让老乡们知道,跟着产业链走,土里能刨出金疙瘩。”

二、“五品”铸魂:提升产品价值链

品类聚焦,产业锚定王牌路。走进传流店乡的育苗大棚,“大 别山1号”“鄂香2号”稻种在恒温箱里冒芽,中华鳖产业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正给九星黄甲做“基因体检”。乡里锚定紫云英香米和生态甲鱼两大王牌,建成全省唯一的甲鱼良种繁育基地, 从育苗到加工全链条把控;针对香米规划了“万亩粮源”基地, 让特色产业像钉子ー样扎在地里。

品质坚守,生态底线筑口碑。“咱这米富硒量超0.15mg/kg, 农药残留全是零! ”在郑州高端商超的货架前,销售员举起紫云英香米礼盒介绍。甲鱼养殖更有“过三关”硬标准:土壤重金属 不能检出,水源得能直接喝,全程不准用抗生素,物联网设备像“电子眼”盯着每寸水域,难怪消费者说:“这里的甲鱼汤,喝着就是放心。”

品牌出圈,“紫云英+”模式唱响。每年春季,从事蜂蜜出口多年的朱老板总是格外忙碌,此时,他的蜂箱遍布乡野,正忙着采集紫云英花蜜。“紫云英蜜属ー级蜜,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很受欢迎,销路一直很好。”他自豪地介绍。紫云英的价值不止于蜜。烂漫花海引客来,为当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活力; 在省、市紫云英产业观摩会上,紫云英香米的醇厚、九星黄甲的鲜美、紫云英蜂蜜的甘甜,引得客商们争相订购。如今,“传流” 已成为生态农产品的金字招牌,“紫云英+”的品牌效应正持续释放。

品味创新,传统风味溢新香。“除了传统‘甲鱼八吃’,咱 还有预制菜礼盒呢! ”乡农技站的小林打开冷链柜,里面摆着成品熟食甲鱼,麻辣、五香等口味ー应俱全。乡里上接中食协研发出十多种深加工产品,香米也因软糯清香成了高端餐厅的“新宠”, 有食客评价:“这米饭不就菜都能吃两大碗! ”文化味儿也揉进 了产品里,包装上印着白露河风光和农耕插画,让土特产多了份乡愁味。

品度把关,全程质控保安全。“每批货都得经检测,不合格绝不出乡! ”乡质检站的老胡指着检测报告说。乡里成立专班管控品质,从种源到销售全链条定标准,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保 持98%。有次一批甲鱼因运输时水温波动被判定“品相不达标”, 专班立令喝止,宁可亏损也没流入市场,这份较真劲儿让购买方竖起大拇指:“买传流店的东西,靠谱! ”

三、乡野新局:好模式酿出真幸福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白露河滩涂,传流店乡的稻田泛着绿浪, 甲鱼塘波光粼粼。这里的农民懂技术、会用网,合作ネ土里算得清 经济账,产业链上分得匀利益羹。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五良五品”不是简单的口号, 而是刻在田埂上的实践 良田养出好收成,良种带来高效益, 良法改出好生态,良机提速现代化,良制连起共富路;品类锚定 特色,品质守住根本,品牌打开市场,品味做活价值,品度筑牢底线。

“把土特产做成大产业,咱可是摸着门道了! ”乡党委书记吴宗徽站在田埂上,身后是望不到边的绿色。在这里, 一把紫云英能肥田,一粒良种能增收,ー套好机制能带富一方人。 当科技给传统农业插上翅膀,当品牌让土特产身价倍增,传流店乡的故事正在证明:乡村振兴不是空话,是土里生出来的实在日子,是老百姓嘴角上扬的真幸福。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