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  小品  作业 

河南:文旅产业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日期:2025-07-11 19:01:50     来源:文旅中国    浏览:0    评论:0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白鲸音乐秀表演 张莹莹 摄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两高四着力”的重大要求,其中一个着力就是“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为河南文旅发展锚定方向。6月,河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与2025河南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相继召开,提出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加快建设文旅强省、世界文化旅游胜地。新时代新征程,河南文旅以创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吹响走出特色文化繁荣之路的前行号角。

改善民生的“金钥匙”

“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景致富。”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云台山镇岸上村“莫奈花舍”民宿负责人梁晶擦着咖啡机笑道。据这位返乡创业的“80后”介绍,今年暑期客房预订率已超90%。在云台山风景区,这样的民宿有500余家,以“一房一景”串起太行民宿带,让曾经贫困的岸上村蝶变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景区直接带动云台山镇80%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提高到6.2万元。”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郭晓黎介绍,旅游业对修武县GDP和就业贡献率长期保持在15%和40%以上。

“这张年卡让我实现了旅游自由。”郑州市民李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电子卡。云台山连续6年推出的99元惠民年卡,已累计卖出180万张。“看似让利,实则双赢。”郭晓黎算起账来:年卡惠及百万家庭,大幅提升了游客黏性,有效拉动了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消费增收,景区还引导周边村庄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让群众“守着好风景过上好光景”。

在河南,文旅产业正实实在在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除云台山景区之外,银基国际度假区提供6693个就业岗位,“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员工和演员大量聘用当地城镇居民,经过培训后上岗,直接带动就业8000余人。

统计显示,2024年度,河南省文旅企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41万个,拉动相关就业岗位987万个。

老地方玩出新花样

七月的郑州,骄阳似火,但郑州海昌海洋公园为暑期定制的“海洋纳凉狂欢季”却吸引众多游客。白天,游客不仅可以在空调开放的主题场馆内,悠闲地观赏《海豚奇幻秀·豫见海洋》等王牌大秀,场馆外还有水枪激战、泡沫风暴等互动演艺,持续带来夏日清凉。夜幕降临,海洋泼水狂欢、海洋机甲星光大巡游、璀璨星海花火秀等持续上演。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的热闹,是河南暑期文旅市场的一个生动缩影。2025年是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之年,河南瞄准暑期黄金窗口,从供需两端发力,丰富优质文旅产品供给,创新多元化体验场景,出台政策措施,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文旅消费持续繁荣。

在郑州,昔日的工业遗址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集新中式零售、文化体验、城市艺术、文博展览于一体的文化体验空间。这些改造不仅保留了工业遗址的历史风貌,更融入了现代文化元素,极大提升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而“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及《洹溯·大邑商》等沉浸式体验项目的推出,更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亲密对话。

此外,河南还创新性地推出了“跟着赛事去旅游”“跟着戏剧游中原”“跟着音乐去旅行”“跟着微短剧游河南”等一系列活动,将旅游与文化、体育等元素紧密结合,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旅游选择,不仅为游客带来了难忘的旅游体验,更成为提升人们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新途径。

好创意做成大产业

踏入开封万岁山武侠城,演武场上,一场实景武侠剧正精彩上演,刀光剑影间,演员们的招式行云流水,围观的游客忍不住跟着剧情呐喊助威。这只是景区一天3000场演出中的普通一幕,从室外实景武打到NPC(非玩家角色)互动,从仙侠奇境到怀旧街区,多样的互动演出让这里“一步一江湖”。

“80块钱能玩3天,还能天天看不同的演出,这性价比真是没话说。”来自安徽的游客王先生举着刚买的开封灌汤包笑着说。景区里的平价美食广场,20元就能吃饱、吃好,全年不停的“江湖音乐节”更是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专程打卡。“创新性价比”的运营理念,正是万岁山武侠城的核心竞争力。景区总经理赵宽介绍,景区专门设立了6个产品创新部门和6个演艺部门,就是为了让游客不仅能看能玩,还能深度参与互动。

创新的运营模式带来了喜人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万岁山武侠城入园人次高达1024.2万,综合营收达6.04亿元。这组数字不仅是景区自身发展的成绩单,更折射出河南文旅产业的强劲活力。

将视角投向河南全省,文旅产业的蓬勃态势同样清晰可见。2024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税收737.6亿元,推算年度增加值已占全省GDP的8.87%。从单个景区的火爆到全省产业的崛起,河南文旅正以坚实的步伐向支柱产业迈进。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黄东升表示,河南文旅产业存在“六强六弱”,即强在总量弱在质量、强在产品弱在产业、强在文化弱在转化、强在景区弱在街区、强在国内游弱在入境游、强在政府主导弱在市场发育。

面对挑战,河南正积极谋划布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出台《河南省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链群三年行动方案》,聚焦旅游装备、演艺演出等8个产业链群,打造一批规模超500亿元的产业链群。推进郑汴洛安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一体化建设,坚持“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布局红色研学等项目,推出沉浸式演艺产品,培育智慧文旅新空间。

2025年7月11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河南:文旅产业助力文化强省建设》

↓ ↓ ↓ ↓ ↓ ↓ ↓ ↓ ↓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