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宋冰霜
炎炎烈日,路面成了巨型“烤炉”,车辆轮胎正默默承受着这场高温“考验”。河南交通广播提醒大家,出行前一定要提前检查车辆状况!
一、预防爆胎有妙招,这些细节要牢记!
01别让轮胎“连轴转”
长时间高速飞驰,轮胎和路面不停“较劲”,热量越积越多,一旦超过承受限度,轮胎就可能因内压过高而爆胎,所以跑一段得让轮胎歇歇脚。
02别给轮胎 “加负担”
车辆超载时,轮胎得扛着超出极限的重量,内压会跟着飙升,这种超负荷状态下,爆胎风险会大大增加,千万别让轮胎“累垮”。
03胎压要 “刚刚好”
胎压太高,轮胎就像绷紧的弦,碰到坑洞、尖锐物容易被扎爆;胎压太低,轮胎会变“软”,帘线和橡胶性能下降,同样容易出问题,保持合理胎压才安全。
04老化轮胎别 “硬撑”
要是轮胎出现鼓包、老化裂纹,或者有严重外伤,说明它已经“力不从心”了,继续用就是拿安全开玩笑,必须及时换新,别等出事才后悔。
二、4个“不做”,让轮胎更耐用!
01不原地打方向盘
原地打方向盘时,轮胎与地面处于静止摩擦状态,胎面花纹会被强行拖拽,容易造成胎面橡胶局部磨损加剧,长期如此会导致胎面花纹变形、老化速度加快。
正确做法是:在车辆开始缓慢移动后再转动方向盘,减少轮胎与地面的硬摩擦。
02不压马路牙
马路牙子边缘坚硬且多有棱角,轮胎压上去时,胎侧会受到剧烈挤压和摩擦。胎侧是轮胎结构中相对薄弱的部分,长期碾压容易出现鼓包、开裂,甚至损伤内部帘线,严重影响轮胎强度和使用寿命。
正确做法是:建议停车或行驶时与马路牙保持足够距离,确需靠近时放慢车速,避免直接碾压。
03不剐蹭轮胎胎壁
胎壁负责支撑轮胎的整体结构,其橡胶层较薄,内部含有帘布层等关键部件。剐蹭路边石、护栏等硬物时,胎壁容易被划伤、割裂,不仅会导致漏气,还可能引发爆胎风险。
正确做法是:日常行驶中要注意观察路况,避开路边障碍物,停车时预留足够空间,防止胎壁与其他物体发生剐蹭。
04不浇冷水给轮胎降温
车辆长时间行驶后,轮胎因摩擦会温度升高,橡胶处于膨胀状态。此时直接浇冷水,剧烈的温度变化会使轮胎内部结构因热胀冷缩而受损,导致橡胶老化加速、强度下降,甚至出现裂纹。
正确做法是:将车辆停放在阴凉处,让轮胎自然冷却,切勿用冷水直接冲洗。
三、车辆爆胎后,这样做能化险为夷!
车辆行驶中发生爆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惊慌失措,下意识急踩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试图快速控制车辆,这种本能反应很容易导致车辆失控引发侧翻、碰撞等更严重的事故。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保持冷静,双手牢牢握住方向盘的3点和9点位置,切勿慌乱转动方向盘,牢牢握紧方向盘稳住车身,待车速降至较低时平稳地将车停靠到安全区域,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安全处理。
发生爆胎靠边停车,设警示:
爆胎后不可紧急刹车,应当采取点刹缓慢降低车速;因为车辆在高速行驶中一旦爆胎会向一侧偏移,急刹车会加重偏移从而导致车辆侧翻;缓慢减速的同时,双手要紧握方向盘,保证车辆按直线方向行驶;车辆停稳后要第一时间打开双闪,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后方150米处设置三角警示标志;车上人员应迅速撤离到护栏外等安全位置并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