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开始,随着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预计7月中旬时段,青海东部地区开始进入高温晴热天气,河谷地区将出现30℃至33℃的高温,黄河谷地的尖扎、化隆、循化等地最高气温可能达到35℃至39℃。
气象专家提醒,户外活动应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做好防暑降温;驾车出行应注意防范高温爆胎等事故;需防范高温对户外作业、森林草原防火的不利影响。虽然整体上天气晴好,但由于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山区容易突发局地性的强对流天气,户外野营、浪山还需要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
据了解,不同于内地低海拔地区,青海省由于青藏高原,历史上较少出现超过35℃的高温天气,因此将最高气温超过30℃的天气定义为高温天气。
相关新闻西宁地区高温天气西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提示
西宁地区因海拔高、气压低、氧气稀薄,高温天气下人体更容易出现不适,甚至引发健康问题。以下是针对西宁地区高温天气的健康提示:
警惕“高温+低氧”双重影响
西宁地区本身氧气含量较低,高温会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增加耗氧量,容易出现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尤其对初到高原或体质较弱者影响更明显,建议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减少剧烈活动,降低身体耗氧负担。
科学补水,兼顾补氧
高温下人体出汗多,须及时补水,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加重心脏负担),也可适当喝些含电解质的饮料,补充流失的钠、钾等元素。
若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如呼吸急促、胸闷),应及时到阴凉处休息,必要时借助吸氧设备缓解,切勿硬撑。
做好防晒与降温
西宁地区紫外线较强,高温下紫外线危害加剧,建议穿戴防晒衣帽、涂抹高倍防晒霜,避免皮肤晒伤和光老化。
室内可通过通风、使用风扇等方式降温(科学使用空调,避免骤冷,以免温差过大引发感冒),外出尽量选择早晚时段,正午前后减少外出。
合理饮食与作息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水分的蔬果(如西瓜、黄瓜、番茄),避免过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减轻肠胃负担。保证充足睡眠,高温易导致疲劳,良好的休息能增强身体对缺氧和高温的耐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