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校长  ????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京秦高速 

领悟核心要义 锚定中心大局 讲好河南故事

   日期:2025-07-14 07:30:28     来源:郑州日报    浏览:0    评论:0    

冯梦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亲临河南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对中原大地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特别是2025年5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的讲话为河南发展把舵领航、擘画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河南工作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舆论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阵地、塑造主流舆论格局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是推进文化自信、铸就文化辉煌的必然要求,更能为“两高四着力”宏伟蓝图转化为中原生动实践提供有力舆论保障。

一、领悟核心要义,点燃精神引擎

全省新闻舆论工作者,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将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深学细悟、躬身笃行,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把稳思想之舵,筑牢政治根基。要充分认识总书记考察河南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准确阐释“两高四着力”的战略意图与实践路径,在理论阐释中把握政治方向,在舆论引导中强化政治担当,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河南落地生根。

凝聚思想共识,激扬奋进斗志。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点燃黄河儿女的爱国热情、奋斗精神、创造活力,让河南人民以“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精神风貌,朝着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目标团结奋进。

厚植精神沃土,锻造青年栋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深入挖掘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真正融入时代新人的血脉。

活化文明底蕴,照亮时代征程。要充分彰显河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以二里头遗址、龙门石窟等文明地标为依托,全力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让“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文化底气转化为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强化“华夏同根”的民族认同。

重塑大省气韵,辉映中国气象。新闻舆论工作者是河南省形象的塑造者和传播者,要推动形象塑造从“老家河南”的温情IP,朝着“创新河南”“开放河南”“文明河南”的多维图景跃升,让河南声音穿云破雾、跨越山海、响彻全世界。

二、锚定中心大局,彰显时代风貌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河南新闻舆论工作必须立足国家战略全局、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华文明发展进程,围绕总书记对河南提出的重大要求和重点任务,紧扣河南实践新方位与发展实际,做好理论阐释与实践解读,呈现中原儿女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的壮阔图景。

聚焦开放战略,展现合作成效。要重点宣传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河南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与显著成效。通过深度报道河南与国内外先进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展现融入全球经济格局的积极作为。

解码产业体系,凸显发展动能。要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展开宣传,深入挖掘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作用,报道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展现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夯实农业基础,点亮乡村希望。要大力宣传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产业链延伸成果,筑牢农业强省根基。报道乡村振兴中的特色农业产业发展、AI助力农产品销售等创新举措,展现农业现代化多元路径,展示河南农业创新能力和战略眼光。

关注民生改善,展示治理实效。要密切关注河南在改善民生与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工作。及时报道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领域政策举措与实际成效,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就业创业扶持等,传递党和政府关怀;同步宣传基层社会治理、智慧社区建设等经验,引导公众参与共建和谐社会,展现河南在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的创新举措,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

守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家园。要持续报道重点流域生态治理、污染防治攻坚进展。通过曝光环境违法行为增强保护紧迫感,同时宣传湿地保护、生态旅游等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成果,引导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传续中原根脉,推动文化繁荣。要深入挖掘河南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宣传非遗传承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关注文化创意、文旅融合等新兴业态崛起,展现河南文化创新的活力。通过文化活动、精品创作提升河南文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

加强宣传教育,监督落实成效。要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宣传解读,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其内涵要求。报道河南落实中的具体措施与成效,树立良好党风政风。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违规行为,形成震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构建应急体系,守护群众生活。在防汛抗旱中要及时发布信息,及时报道雨情、水情、灾情,宣传防汛一线事迹,增强防灾意识。要倡导节约用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与生产生活稳定。

三、创新理念方法,讲好河南故事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河南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活的实践场景与创新的传播土壤。对河南的新闻舆论工作者而言,要讲好“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蜕变的开放故事,“河南制造”向“河南智造”转身的创新故事,“中原粮仓”守护“中国饭碗”的担当故事,“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文化故事等。讲好河南故事,既要“有内容”更要“有方法”。

重塑话语表达,融通家国叙事与个体共鸣。应探索形成一套更具生机与张力的话语体系:既要进行宏大叙事,充分展示河南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宏观领域的卓越成就与重要地位,将河南的辉煌历史、厚重文化、现代发展等以磅礴气势呈现于世界舞台;又要擅长把“大主题”转化为“小切口”,让受众在细微处感受宏大主题的温度与力度,例如,可以把“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具象为《粮仓 24 小时》纪实短片里“00 后新农人”蹲守育种田的日常。当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通过一颗麦粒上的汗珠可触可感,当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借一箱箱包裹联通世界,宏大叙事便拥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

拓展传播渠道,适配多元平台特性。构建覆盖国际、国内舆论场的多元传播体系,并根据平台特点制定差异化方案。传统媒体要深耕历史人文与经济成就。新兴平台要精准发力,例如在微博快速设置议题,吸引网民关注;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平台以短视频、直播呈现河南特色;在B站借助UP主的创意,制作关于河南的动画、纪录片,探寻河南魅力;在小红书通过旅行攻略与打卡种草激活文旅消费。

尊重传播规律,实现价值认同跃升。好的传播要实现从“展示”到“认同”的质变。一方面要深挖河南发展实践的内核,提炼出“可传播、易共情”的符号载体。例如,将殷墟甲骨文转化为“汉字解码”互动游戏,让古老文字在数字场景中“开口说话”,实现“活化利用”;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发起少林功夫“挑战跟练”,让传统武术成为年轻群体的社交货币。另一方面要注重传播节奏,在“黄河文化月”“全球豫商大会”等关键时点集中发力,用专题报道、论坛、成果展等形成传播声浪;在日常传播中通过短视频、图文等内容持续渗透,让河南故事融入受众生活场景。此外,还需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数字文物盲盒”“空中丝绸之路模拟经营游戏”等沉浸式产品,针对国际受众用“中外青年对话”等形式消解文化隔阂。

嘱托重如山,奋进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的重要讲话如灯塔引航、号角催征。全省新闻舆论战线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举思想之旗、锐意守正创新,用心书写河南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奋勇争先的篇章,为中原出彩凝聚精神力量、提供思想保证、营造舆论氛围,以新气象新作为回报总书记厚望,不负时代与人民。

(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