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早造水稻收获期,茂南区公馆镇蒲炉塘村连片水稻穗粒饱满,随风轻摆。“生产托管后,我再不用天天忙农活了。”村民梁叔骑着电动车路过,笑着说。
针对农村耕地碎片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茂南区运用“552”工作法,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帮助农户节本增收,推动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
五个统一。一是统一种植品种。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提供适应当地高产、抗逆的优质水稻品种,如茂南区众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下称“众诚合作社”)整村引种“19香”水稻品种2500亩,密植水稻亩均增产40-60公斤,效益提升约120元/亩;茂南区鳌头镇稻稻村专业合作社推动连片种植加工型“珍桂矮”大米2000亩并保底回收,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二是统一肥水管理。服务主体根据地力、品种、产量目标等优化肥水方案,集中采购农资降低成本10%左右,还提供“服务主体垫资+农户分期”模式减轻农户资金压力。三是统一病虫防控。采用绿色农药与无人机飞防的方式,整村或连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升防控效果。四是统一技术指导。在水稻关键生长期,服务主体邀请农技特派员实地指导,依托示范片开展“传帮带教”。上半年,该区累计举办惠农培训40余场,培训农民2500余人次。五是统一机械作业。该区现有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主要农业机械3288台,具备水稻育种、机插、飞防、机收、烘干等全链条机械作业能力,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率83.74%。茂南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还统筹服务主体农机作业情况,提供就近作业需求信息,统一调配农机作业。
五个创新。一是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专项信贷产品,破解融资难题。如众诚等合作社通过乡村振兴贷购进大型收割机、插秧机等,建设育秧大棚,大大提升了生产服务能力。二是创新全程托管综合服务。创新推出全程托管服务订单,按照综合服务费用650元/亩的价格,水稻保底产量在每亩850斤以上,保障农民的种粮收益。三是创新规模化经营模式。通过整村推进,连片生产带动土地资源重新整合,将小田合并大田、将分散的田块重新整合成标准化农田,破解耕地碎片化难题,提升规模经营效益。四是创新推广集成技术应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集成应用。今年重点开展了水稻密植栽培技术试验。比如众诚合作社去年晚造试种优质品种“青香优19香”,相比常规栽培,密植栽培每亩16000穴以上,亩均增产10%以上。同时结合药肥统采,科学施配,综合节本15%以上,大大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率和种植收益。五是创新构建服务管控机制。为保障服务质量与生产安全,该区系统推进监管体系建设,制定农业生产全程托管服务专项管理制度;为托管服务农机加装GPS模块,实现作业轨迹实时动态监控;常态化组织农机操作人员参加省、市级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并积极响应专项培训需求。
两个聚焦。茂南生产托管聚焦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2024年农业生产托管面积7万亩,通过集约化生产、标准化作业,水稻单产提升40-60公斤/亩。聚焦服务小农户。2024年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1.8万户,服务小农户比例达61.36%,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提供了有效衔接,让小农户安心外出工作,或到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主体打工,还可以照顾家庭。
2025年,茂南区遴选农业生产服务主体8家,已实施早造托管服务面积2.9万亩。接下来,该区将继续以小农户为基础、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以社会化服务为支撑,通过村社合作、整村推进的模式,为农户提供农资供应、农机作业、托管服务、技术推广、订单收购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