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药科大学学生在学习中医适宜技术 |
统筹/陈辉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林清清 郭子扬 孙唯 图/学校提供
7月14日,2025年提前批广东省订单定向医学生(卫生专项计划)完成本科生的投档、录取工作。作为为基层医疗机构输送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广东卫生专项计划自2014年启动,经历了从“兜底”到“热门”的转变,今年再创新高,有学校录到621分(物理类)考生,排位突破1.4万大关。专业人士分析,这与今年定向区域新增了广州从化等热门地区有关,也与这种“入学即入编”的模式愈发受考生青睐有关。
投档分数一路上升
14日中午,广东省卫生专项计划录取结果出炉,多家定点学校投档分数创历史新高。
作为首批参与卫生专项计划的高校,广州中医药大学这12年来的招生情况越来越好。该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吕东勇介绍,今年该校卫生专项计划录取的物理类考生最高分为621分,排位13844;历史类考生最高分596分,排位5982。
广东药科大学成绩也不俗。该校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徐梦丹介绍,该校是2017年开始在卫生专项计划招生,当年只有临床医学专业;自2020年开始,在临床医学与中医学两个专业同时招生。此后每年招生人数与投档分数都一路上升。2023年,临床医学与中医学两个专业录取学生最高排位为4万多,2024年最高排位均达到3万多。今年该校“双专业”录取排位首次达2万多(临床医学专业投档最高分609分,排位20570;中医学专业投档最高分599分,排位27519),呈现“三连跳”。
广东医科大学今年卫生专项计划招生也是一次性满档。录取的最高分613分,排位17771(临床医学专业,定向茂名),比2024年最高排位高出4280名,录取最低分544,高出卫生专项控制线79分提档。
从“兜底”到“热门”
据了解,广东高招卫生专项计划是由广东省卫健委、教育厅联合实施,旨在缓解基层地区医疗资源不足问题,重点培养临床医学、中医学等专业的全科医生。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补助均由财政补助资金和社会捐赠资金承担。有学校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学生本科5年享受的补助有近10万元,这对于经济困难的考生来说很有吸引力。
卫生专项计划的学生毕业后要按照协议约定,到定向就业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6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下,该计划所具有的“入学即入编”优势凸显。一旦被录取,就意味着考生在入学之际便已锁定编制岗位,毕业后无需四处奔波求职。
定向区域的精准优化也是其吸引力大幅提升的关键。今年,定向区域新增了广州从化等热门地区,极大地增强了卫生专项计划的吸引力,使得更多高分考生愿意投身其中。广东药科大学今年录取的609分考生报考的定向区县就是“广州从化”。
广东省卫生专项计划除本科外,还包括专科,首次把专科纳入招生是在2021年。启动当年未公布具体人数,但出现缺额需征集志愿。起步虽冷,但热度很快飙升。2023年,提前批专科卫生专项共录取1288人,所有院校均一次性满档,且均超过本科线,投档线全部在470分以上。
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州卫职院”)自2023年加入卫生专项计划。过去两年投档火爆,2023年、2024年皆一次性满档,投档线更是远超本科线。以2024年为例,历史类录取考生中最低分为490分,超本科线62分,物理类最低分为482分,超本科线40分。2025年录取结果尚未出炉,不过按照此前咨询的热度,今年的录取情况仍被看好。
基层能否留得住人?
除了定向区域增加,今年卫生专项计划政策还有多项变化。比如报考对象仅限广东考区省内户籍人员;2025年及以后新入学的卫生专项计划本科生毕业后,应届可报考广东省内全科医学领域全日制临床专硕;且本科生3年规培(专科生2年培训),不再计入6年服务期等。
“从这些变化看,卫生专项计划的门槛以及对学生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徐梦丹举例说,此前这3年规培是计入服务期,今年起不再计入,这意味着他们毕业后9年(专科生8年)才算履约完成。
越来越多高分考生加入卫生专项计划,基层能否留得住人才?
张春娜是2014年首批报考中医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揭阳市揭西县灰寨镇中心卫生院服务至今,现在已是该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已按合同完成6年服务,她目前已是“自由身”。“我仍然希望留在这里。因为在这里我能发挥更大价值。”张春娜告诉记者。
“我们内部跟踪调研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对收入和环境满意,但长期职业发展路径还需进一步明晰。”一位定点学校负责人坦言,高学历人才下沉后,如何提供继续教育、职称晋升通道,防止“高分低就”后的二次流失,是下一步政策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