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在江西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余江县博越家纺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忙着折叠、包装毛巾,该公司生产的毛巾涵盖了多种材质和款式,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近年来,当地找准城乡融合发力点,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规划设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把农村闲散用地变成“生金之地”。示范园自2023年开园以来,已入驻投产企业12家,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村民也实实在在享受到福利。本报记者 王群 摄
来源:工人日报
7月10日,在江西鹰潭市余江区锦江镇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区,余江县博越家纺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忙着折叠、包装毛巾,该公司生产的毛巾涵盖了多种材质和款式,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近年来,当地找准城乡融合发力点,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规划设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园区,把农村闲散用地变成“生金之地”。示范园自2023年开园以来,已入驻投产企业12家,村集体收入大幅提升,村民也实实在在享受到福利。本报记者 王群 摄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