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校长  时期  日方  content=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全国首批7个市级水网先导区之一!平顶山加快构建国家级水网先导区

   日期:2025-07-15 17:01:46     来源:河南日报    浏览:0    评论:0    

7月15日,从平顶山市现代水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该市围绕国家和省委部署,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现代水网建设工作。

平顶山市地处伏牛山系,是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分水岭,境内河流湖泊众多,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163座,库容32亿立方米,是淮河最大支流沙颍河水系的“清洁水塔”,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叠加区。

平顶山辖区内丘陵、平原、河谷地貌齐全,水资源分布不均,南丰北枯,西多东少,建设现代水网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现代水网建设,现代水网建设扎实推进,已初具规模、颇具特色,2023年9月,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首批7个市级水网先导区之一。

规划引领,科学谋划现代水网布局

平顶山确定了市县“一张网”、整体谋划、一体建设的工作思路,为水网建设“一张蓝图绘到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理确定目标。明确了建设“九横三纵、五库联动、外引内连、河渠交织、城乡一体、循环高效”的现代水网体系,突出山水鹰城特色,力争早日实现“三山秀美河湖清、百川碧水润鹰城”的美好愿景。

科学谋篇布局。结合平顶山市实际,全域规划建设“九横三纵、一网贯通”水网主框架;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一心、三脉、四区、十八溪”水网体系;在推进优化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努力构建“三水互济、多库联动、南水北引、西水东调”的总体格局;坚持“保护优先,系统治理”理念,推动形成“四区十五湖二十廊”优美水生态。

打造水网“纲、目、结”。在现代水网建设过程中,紧密衔接国家、省级水网,统筹市县“一张网”建设,规划建设“20纲、70目、112结”的现代水网架构,以联网、补网、强网为重点,强化水网之“纲”,织密水网之“目”,打牢水网之“结”。

系统治理,全力推进“五大网络”构建

平顶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着力构建现代水网“五大网络”。

聚力水灾害防治,筑牢防洪安全网。采取“扩排、增蓄、控险”相结合的举措,健全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以水库、河道、南水北调和城市防洪为重点,加快实施昭平台水库扩容、白龟山水库除险加固、沙河综合治理、南水北调工程防洪影响处理等一批水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扎实开展中小河流、山洪沟防洪治理,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聚力水资源利用,构建高效配置网。全面贯彻“四水四定”,加快推进前坪水库北干管和南干渠、祥云河西线等西水东调工程建设,谋划实施燕山水库引水等南水北引工程,结合已建工程及大中型水库,形成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沟渠坑塘为末梢的水资源配置网络,实现长江水、黄河水、本地水“三水互济”。

充分利用天上水,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以水资源配置格局的优化,增强水资源调配、供水保障和抗风险能力。

聚力水生态保护,构筑生态河湖网。坚持把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起来,突出强力治污、全面清乱、系统保护、增绿护蓝,推进20条清水走廊和生态绿廊、地下水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一批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力开展幸福河湖建设,推动河湖面貌全面提档升级。

聚力水民生改善,织密农村水系连通网。结合灌区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县域为单元,以田沟、路沟、村沟和干渠、支渠、斗渠、农渠“三沟四渠”为重点,开展农村沟渠连通整治,分区分类补齐排涝设施短板,实现旱能浇、涝能排、洪能防。

同时,结合和美乡村示范创建,实施农村水系片区连通,按照“引得来、接得住、留得下”的原则,建设涵闸、坑塘、堰坝多拦多蓄,引水入村、入塘、入城壕、入村寨,打造“山清、水净、村美、民富”的水美乡村。

聚力水智能管理,建设智慧水利网。加快推进现代水网调度中心、大数据中心建设,在全市水利一张图及智慧水利平台的基础上,依托正在实施的重大水网项目,开展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构建现代水网调度指挥体系,有效推进数字赋能、智慧水利全链升级。

项目为王,强力推动水网项目实施

平顶山市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推进水网项目落地实施,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达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滚动格局。

加强项目谋划。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围绕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民生改善、水智能管理,共谋划项目5类177项,包括防洪安全网项目81个、高效配置网项目36个、生态河湖网项目38个、农村水系连通网项目20个、智慧水利网项目2个。

推进项目实施。昭平台水库扩容、白龟山水库除险加固、前坪水库灌区、沙河综合治理、新建祥云河西线等一大批水网骨干工程相继开工建设。舞钢市田岗、郏县老虎洞2座中型水库及5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等一批水网结点工程正在加快实施。郏县鲁山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等一批农村末级水系工程已初显成效,美丽和谐乡村环境进一步改善。

强化资金保障。自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平顶山市紧抓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水利发展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投资方向,共争取省级以上资金约80亿元,为现代水网项目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

融合发展,扎实做好亮点示范打造

平顶山市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以及平顶山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水网建设和行业建设、产业转型、文化旅游、交通航运等融合发展。

打造北方缺水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样板。加快推进规划水资源配置重点工程,完善已建引调水及蓄水工程,留住过境水、扩用地表水、减用地下水、多用再生水,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用水上做示范。

打造城乡供水一体化建管示范样板。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双网”建设,坚持“政府监督、市场运作”,引入专业供水公司参与工程运营和管理,形成一体化管理网。加快实施城乡供水工程,做到供水管网全部互连互通,建成一体化工程网,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五同”目标。

打造水利工程投融建运管示范。按照“先建机制、再建工程”要求,依托国有平台公司,积极盘活水利资产,引入社会资本,择优选择技术实力强劲的公司提供建设运营等方式,破解项目融资、建管经验不足等难题。积极谋划包装实施重大水网项目,实现投建运管有机结合。

打造现代水网融合发展示范。推进“水网+”行动,大力实施引调水、水系连通工程,融合工业产业、城市更新、现代农业、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建设,打通水网建设“最后一公里”,实施引水入城、入园、入企、入田、入村、入塘,构建“外引内连、河渠交织、城乡一体、循环高效”的水网体系,激活水网经济,赋能转型发展。

打造智慧水利数字孪生水网示范。建设市级数字孪生水网平台、全市水利一张图,按照以项目带数字孪生的方式,推动智慧水利及数字孪生水网建设。依托昭平台水库扩容项目,建设昭平台水库及上下游流域数字孪生工程,为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提供示范。

平顶山市水利局局长赵庆民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构建“九横三纵、一网贯通”水网主框架,全面完成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目标,全力实现“三山秀美河湖清、百川碧水润鹰城”的美好愿景。(张仪薇/文图)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