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啊,我想问问养老金申领的材料是不是有新变化?”7月14日,平顶山高新区平东站社区居民张大妈按下庭院内的一键呼叫器,不到3分钟,社区养老服务专员宋琼阳就接通了连线。这样“一按就应”的场景,如今已成为该社区200余位老人生活中的寻常事。
近年来,平东站社区以“智慧化赋能+服务链升级”为抓手,将养老待遇办理、养老关系终止等民生服务与一键呼叫系统深度融合,构建起“响应快、流程简、服务暖”的养老服务治理新格局,让银发岁月更有温度。
“过去老人办养老业务,要么记不清流程来回跑,要么行动不便难出门。现在按下呼叫器,政策咨询、材料预审、上门协办全搞定。”平东站社区党总支书记岳雷介绍,该社区将治理重心下沉到养老服务“最后一米”,通过三大举措打通服务堵点。
一键呼叫系统,搭建便民服务平台。老人触发呼叫后,工作人员及时响应:若为政策咨询,专职专员3分钟内在线解答;若涉及材料提交,工作人员1小时内上门收取;若遇紧急情况(如突发疾病需同步办理养老关系相关手续),则启动“呼叫—派单—联动”机制,联动民政、皇台卫生院、医保等部门开启绿色通道。截至目前,系统响应率100%,平均办理时长较以往缩短60%。
组建“1+N”服务团队:“1”名专职养老专员负责统筹协调,“N”名涵盖政务办理、医疗护理、心理慰藉的志愿者协同响应。所有成员需通过“政策熟知度+应急处置+智能设备操作”三项考核,确保既能精准解读“基础养老金调整”“丧葬补贴申领条件”等政策,又能熟练使用一键呼叫后台系统,为老人提供“问得清、办得明”的专业服务。
“以前办老伴的养老关系终止,我跑了三趟才弄明白流程。现在孙女帮我按了呼叫器,小宋带着清单上门,半小时就收齐了材料,还耐心讲了补贴怎么发。”78岁的陈奶奶提起社区服务,眼里满是笑意。这种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的转变,正是平东站社区便民服务的生动注脚。
针对高龄、独居老人的生活与办事需求,一键呼叫系统拓展出“生活助手”功能。老人不仅能咨询养老待遇发放时间、养老关系转移政策,还能预约上门理发、家电维修、送餐、上门高龄补贴认证等服务,系统会根据需求匹配资源并同步跟进。今年以来,通过呼叫系统受理的养老业务咨询达50余次,上门协办养老待遇申领、关系终止等业务9件,老人满意度达98%。
对于行动不便、失能半失能老人,该社区推出“代办专员”服务。老人通过一键呼叫提出申请后,会有专员全程负责材料收集、流程跟进、结果反馈。不久前,82岁的失能老人刘爷爷需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其子女不在身边,专员通过呼叫系统接单后,携带移动终端上门完成人脸识别认证,还顺带讲解了年度待遇调整政策,让老人足不出户办妥事。
从“来回跑”到“一键办”,从“笼统服务”到“精准对接”,平东站社区以治理创新激活养老服务效能,用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温度,让“老有所养”更有质感、“老有所依”更有保障。在这里,每一次按键呼叫的背后,都是一份被珍视的期待;每一次高效响应的尽头,都是一幅幸福晚年的生动图景。(蔡长伟 王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