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山东临沂沂南县辛集镇的麦田翻涌着金色波浪。站在田埂上,临沂润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望着20个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和2000亩即将丰收的麦田,感慨万千:“三年前这里只有5个旧棚和500亩薄田,是建行的‘裕农贷’给土地插上了金翅膀!”
2022年,润霖农业在建行沂南支行获得了首笔50万元贷款。这笔“及时雨”让企业得以建起首批高标准大棚,并引进了智能灌溉系统。如今,建行的信贷支持已增至190万元。在企业努力与金融活水共同浇灌下,公司年营收突破800万元,并带动了周边120余户农民就业。每天清晨,载满新鲜蔬菜的冷链车准时驶向城市商超,一条从田间直达餐桌的完整产业链高效运转。
“建行资金就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抚摸着先进的自动化控制屏,这位负责人眼中映照出智慧农业的广阔未来。
润霖农业的蜕变正是沂南支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该行创新构建"圈链群"金融服务生态,截至2025年6月末,乡金贷款余额达1.08亿元,年内新增3361万元,以零不良率精准浇灌乡土经济。
产业血脉的金融注脚
在肉鸭屠宰企业生产车间,新安装的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多亏建行的产业链服务!"某肉鸭屠宰企业财务总监指着冷链物流车介绍。支行通过锁定核心企业,沿着饲料供应、冷链物流等上下游延伸服务触角。当发现小微企业受困贷款门槛,创新引入省农担增信模式,疏通产业链"毛细血管"。目前全县多家农业企业通过"链式融资"实现技术升级。
支行的服务网络已深深扎根乡土。客户经理们带着政策走进禽业协会的行业交流会,在农产品交易市场举办"金融夜校",更在蔬菜大棚里手把手教农户使用"裕农通"APP。通过县农业农村局的产业地图,精准对接肉鸭养殖、冷冻食品等特色产业集群,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沃土。
风控匠心的乡土实践
在风险管控前线,客户经理李庆国的"诊脉术"令人称道。上月某养殖户贷款出现首期逾期,他冒雨驱车30公里上门。通过盘点饲料库存、比对生猪价格波动曲线,发现是因临时扩产导致资金周转紧张,当天便制定分期清偿方案。"我们既要雪中送炭,也要守住风险底线。"李庆国说。
这种"望闻问切"的风控智慧已融入日常:在养殖场透过消毒通道观察肉鸭存栏量,与农户唠家常时验证经营数据,在粮仓前同步核验购销流水。严格的贷后回访机制和专业培训,使1.08亿元信贷资金始终安全运行。三年来累计化解潜在风险贷款23笔,不良率始终保持为零。
如今行走在沂南乡间,金融活水催生的新景象处处可见:获得绿色认证的蔬菜基地搭上跨境电商快车,智慧养殖场的实时数据传入银行风控系统,省农担支持的创业青年把"沂蒙山货"卖向全国。支行行长表示,将持续深化"圈链群"服务模式,在革命老区描绘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注入持久动能。(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