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江门市蓬江区各村、社区(经联社)在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系统成功交易823宗,交易量和中标总额不断提升;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形成区对镇、镇对村(经联社)、村(经联社)对组(经济社)的全覆盖督查体系,累计排查应收未收款合同1688份;落实“双提留”政策,带动村、社区(经联社)投入集体资金投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
护航乡村振兴发展,如何筑牢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防线?近年来,江门市蓬江区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要求,以学促干、以改促效,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围绕整治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经济合同、债权债务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区、镇、村三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平台,率先在全市建立较为完整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提高。
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熊毅 摄
累计追缴金额7323万元
为了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工作,蓬江区印发《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监督的通知》,明确提出财务公开必须坚持的“四个统一”原则:即统一表格、统一公开内容、统一公开时间、统一公开形式,并实行每月公开制度。
同时,该区还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形成区对镇、镇对村(经联社)、村(经联社)对组(经济社)的全覆盖督查体系,累计排查应收未收款合同1688份,追缴金额7323万元,确保监督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际成效;推行“村账镇管”。以推动“村组账镇代管”为抓手,完善辖区内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提高财务工作透明度。
目前,蓬江区6个镇(街)已实现财务监管平台与银行管理系统对接,镇(街)以委托第三方记账的方式设立672个财务账套,对各村、社区(经联社)、村小组(经济社)开展财务记账工作,全面落实“村组账镇代管”工作要求。
强化数据赋能与交易规范
强化数据赋能与交易规范,是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有效手段。为此,蓬江区推动数据对接,积极推进区内586个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系统与省平台端口的对接工作,在全市率先实现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数据与省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的全面对接,各集体经济组织的月度结算工作走在江门市前列。
此外,蓬江区还通过对接,省、市主管部门能通过网络实时监管蓬江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数据、资产资源状况、资产资源交易以及合同管理等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规范资产资源网上交易,修订《江门市蓬江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源交易管理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流程,通过推广使用蓬江区农村集体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交易行为、交易合同以及农村集体财务监管的一体化管理,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公平、公正和公开,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据统计,2025年1—6月,各村、社区(经联社)在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系统成功交易823宗,交易总底价为5.558亿元,成交总额为6.311亿元,溢价7573万元,溢价率达13.63%。交易量和中标总额不断提升,促进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全区75个村、社区(经联社)集体经济收入4.41亿元,增长6.88%,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壮大。
积极落实“双提留”政策
如何用好农村集体“三资”,更好推进“百千万工程”?为此,蓬江区修订出台《江门市蓬江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指导意见》,要求村(经联社)组(经济社)提留不少于20%的集体土地征地拆迁补偿款和当年提留的公积公益金中要提取不少于30%的资金用于乡村振兴相关事业建设(以下简称“双提留”政策)。
蓬江区荷塘镇康溪村。杨兴乐 摄
据统计,自实施“双提留”政策以来,蓬江区已有73个村、社区(经联社)累计提留资金6369万元,其中已使用2508万元。该区通过积极发动,带动村、社区(经联社)投入集体资金5280万元,合共7788万元投入“百千万工程”建设,用于村容村貌提升、人社区环境整治及卫生清洁等领域,全区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切实提升了村民(股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方+记者 郑琦
【作者】 郑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