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厕给村民生活环境带来变化(霍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现在我们农村厕所蚊子、苍蝇少了,和城里的厕所基本上一个样,方便又干净。”黑石渡镇新店河村项家榜组村民李培珍提起改厕感叹道,“我们也养成习惯了,上完厕所,用水一冲,也没有臭味了。”……村民们一句句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了该镇农村厕所革命的民生热度和群众满意度。
走进黑石渡镇朱家畈村窑榜组村民李学武家中,门前是平整的柏油路,院子里是整齐地摆放着绿化景观,院内一楼卫生间和城里水冲式卫生间一样,不仅贴有墙砖、地砖,安装了吊顶,面盆、洗盆也一应俱全,十分干净。“现在我们上厕所和城里人一样嘞,家里来客人了,看到干净整洁的厕所,心里面也觉得舒服多了。”李学武说。
近年来,该镇把农村改厕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程,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让乡村环境更靓丽、生活更美好。
厕所虽小,一头牵着民生,一头连着文明,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厕所改造工作中,黑石渡镇通过召开村民组“板凳会”、入户走访等形式,不断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群众参与农村改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群众“量身定制”差异化的改厕方案。
在实施改厕过程中,该镇坚持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按照“一村一册、一户一案”,做到逐村逐户核实厕所情况、存在问题,准确核实改厕台账和问题厕所台账,做到无遗漏、无死角。
农村改厕,建好是前提,管好是关键。记者在黑石渡镇走访了多个村庄,该镇在9个村(社区)建立了村级维修服务网点,村民只需要向村级管理员提出维修申请,就可以实现一键申请、一键清掏、一键报修等操作。黑石渡镇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朱景坤说,这是2024年底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县创建带来的便捷,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农户提供简单、快速的管护服务。
“我们收到群众的申请后,就会及时合理安排清掏和维修计划,子女外出务工不用再担心家里的厕所没有人管护了”,黑石渡镇农村改厕服务站运维负责人程善荣说,“我们清掏的粪水,就近送到各村(社区)合作社的特色产业田地里,真正地实现了粪污资源化利用,也节省了村级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肥料成本”。
2024年以来,该镇根据《霍山县农村改厕与长效管护机制提升县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建立了黑石渡镇农村改厕服务站,依托社会化服务管护好质保期以外的农村厕所,保证农户以及建成公厕粪污及时清掏,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改厕后续的管护及尾水处理问题,真正达到“坏了有人修、公厕有人扫、满了有人掏、粪水有去处”的总体目标,进一步巩固了农村改厕取得的成效。
尤其这两年,主动到村里反映要求改厕的农户越来越多,不少村民自愿掏出更多的费用,将家里的厕所“美颜”“打扮”一番。该镇新店河村党支部书记李静介绍,农村改厕不单纯是厕所硬件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老百姓思想观念的转变。据悉,自2017年至2024年该镇完成农村改厕2720户,到“十四五”末,全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将达到91%,越来越多的农户潜移默化地从“要我改厕”转向“我要改厕”的转变。
从昔日臭气熏天的农村旱厕,到进院入室的水冲式厕所,使用了多年的旱厕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厕所革命”逐渐给农村带来了干净卫生的好环境,老百姓悄无声息地过上了有品质的幸福新生活。
建好“小厕所”,服务“大民生”。该镇将全力破解“建”与“管”的难题,确保建一处、成一处、管一处。下一步,黑石渡镇将把农村改厕作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建设内容,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让乡村环境更靓丽、百姓生活更幸福。(鲍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