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原创 农村老话说,“一年不过两个生日”,为什么这么说?

   日期:2025-07-16 22:01:38     来源:关山听风    浏览:0    评论:0    

在农村,常听老人说,一个人“一年不过两个生日”,如果过了两个生日,对自己不好。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这里先说说“过生日”。所谓过生日,也就是民间所说的“庆生”、“做生”等,也就是生日那天请客办酒宴,有客人上门来祝贺。否则,就是“不庆生”、“不做生”等。

下面再说说一年内过两个生日的来由。

旧时还没有实行公历的时候,一年两个生日,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是指农历闰月。比如,今年农历闰六月,有两个六月。有的人认为,既然是两个六月,就应该有两个生日。但是,民间认为只能过一个月的生日,要么过六月生日,要么过闰六月生日。

还有一些人出生于闰月,比如,出生于闰四月的人,在没有闰月的年份,通常定在四月为生日,称为“假生日”。如果碰到来年有闰四月时,那么闰四月的生日是“真生日”,只在两个四月中,选择真正的出生的日期过生日。

二是少数民族地区及相邻区域。在古代,农历是全国通行的日历,但是,有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日历,因此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相邻的一些区域,农历和少数民族日历两者通用。

这就像现在的农村一样,公历和农历同时使用。

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的生日只能以一种日历为准,要么就是农历,要么就是本民族的日历,不能过两个生日。

我国近现代逐渐引入公历,公历和农历并行后,一年过两个生日的现象多起来了。

对于农村年龄稍大的人来说,一般生日过农历,可有一些年轻人,就出现了既过农历生日,又过公历生日。在家里过农历生日,在外与朋友在一起则过公历生日。

因此,“一年过两个生日”的现象,主要是基于历法的差异和闰月的差异,一年中出现两个不同的生日日期。比如,如农历正月初一对应公历 1-2 月,腊月三十可能对应次年 1-2 月。

从日历上来看,一年有两个生日,在逻辑上没有错,只是日历不同而已,理论上是说得过去的,但为什么民间的不认同“一年不过两个生日”呢?

民间对一年过两个生日不认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辰的唯一属性

民间俗信认为,人的生日就是出生之日,称之为“岁”,又称“周岁”,就是人生向前的时间走过了一个年头。因此,“岁”是一种自然流逝的时间,是“自然日”,不可重复,也不可倒流,是具有唯一性的自然属性。

过生日应该遵循其唯一性。也就是在多种历法之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

比如,在农村大多数人的生日选择农历,很多人记不住自己出生的公历日期,其原因是农村民众传统观念,更加重视农历日期,农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也是以农历的节气为主。

而在城市多数人则选择公历,忘记出生的农历日期,其原因是城市民众更加重视现代,更加崇尚时尚,除了农历的传统节日之外,农历与城市的关系不大。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也不管是农历或其他日历,还是公历,一个人的生日只能选择一种日历,确定一个日期。

即使有一些人在各种日历中轮换过生日,比如,去年过农历生日,今年过公历生日,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但是,一年只能过一个生日,不能过两个生日。

如果两个日历的生日都过,就是人为地增加生日,按照农村说法,就是人为制造生日,这样就违背了生日的“唯一”的自然属性。

二是生日的民俗属性

一个人不管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镇,都离不开民俗,只不过农村的传统习俗浓郁一些,民众的传统观念要强一些,而城镇同样存在民间习俗,只是现代的习俗要浓厚一些,传统的习俗观念要淡一些。

其一,从传统民俗观念来说,民间的认知认为,人的生日与寿命和福气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生命是本命之日,不可重复。正如民间所说的,人的一生,出生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有第二次出生。

一个人的生日的重复,就意味着人世的重复。按照旧时民间的说法,一个人如果过两次十八岁生日,也就意味着把下辈子的生日也过了(即来源于民间迷信中的转世轮回说)。

其二,从简的寿命数来说,民间认为,人的寿命从出生开始,过一年加一年,直到生命终结那一年,加起来就是人的寿命数,也是人的一生所过的总生日数。

如果一个人一年中过两次生日,就等于人的一生的总生日数提前过了,这样就透支了生日总数,也透支了生命和福气,也就会“折寿”。正如民间所说的“过一次生日,少一分阳寿”。

民间的这种民俗说法,免不了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也没有科学依据,但反映了人们对寿命的敬畏。

其三,过双生日是对母亲的不尊重。我国农村传统观念中,人的生日,首先想到的是母亲,因为自己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之日,俗称为“母难日”。

而自己的出生,是承母之福。按照很多地方的农村传统,母亲还健在的时候,是不能庆祝生日的,即俗语所说的“母在不庆生”,而是在自己过生日的前几天,做好吃的孝敬父母,或者多陪陪父母。

过去母亲还在世,一个生日都不让庆祝,如果一年庆祝两个生日,被视为对母亲的不敬,不讲孝道。

三是过双生日带来的问题

过去很多地方的农村,对庆生有严格的限制习俗,主要是为了防止庆生大操大办,给亲戚朋友及邻居增加负担,也影响社会风气。

比如,上面提到的“母在不庆生”,有的地方则是“父母在不庆生”,还有“男不过三十,女不过四十”、“六十不庆生”等等。

有一些地方风俗,老人六十岁后,就不想再过生日了,为了防止儿女给老人庆生或庆寿,老人在生日时,有“辞生日” 或 “躲生日”的习俗。

虽然在农村,大多数的人不喜欢庆生或庆寿,或者过生日从简,但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有个别人喜欢张扬,爱面子,生日时喜欢所谓的“热闹场面”,从而大操大办。

试想,如果农村不从民俗上对过双生日进行限制,个别人逢大生日时,一年过两个大生日,均大操大办,亲戚朋友和乡邻哪里受得了,对社会风气也不利。

因此,“一年不过两个生日”这句话,就是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从社会伦理上和生活实用上加以规范,这也是这句老话所要达到的真正目的。从这一点来看,这句话对现在的农村来说,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