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满载绿色农产品的冷链车从祥云县刘厂镇松梅村出发,沿着平整的公路驶向各地市场。近年来,祥云县通过党委统筹、支部领建、群众参与,共建“四好农村路”,一条条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村公路如同银丝带,编织着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
祥云县坚持村民自愿、民主决策的原则,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为公路建设议好方子、出金点子、拓新路子。面对山区地形复杂、建设资金紧缺等问题,以“四下基层”工作法破题,把政策讲明、把道理讲通、把账目算清。针对部分地区地质条件恶劣、行驶路程过远、大型车辆难以进入等特殊情况,因地制宜分析研判,将建设供料方式由供商业混凝土变更为供干料现场拌和,严格把控拌和质量,在充分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兼顾好道路施工质量。
祥云县探索建立“1+10+N”技术服务体系,即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统筹,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分组包片指导10个乡镇,N名党员示范户带头建设,实现路基调型、路面养护等关键工序标准化。2025年规划建设的34个项目54公里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通过群众投工投劳、企业供料支持、政府技术指导的共建机制,将每公里建设成本控制在31万元以内,较传统模式节省资金逾2500万元。目前,2025年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项目已完工17.42公里。2021年至今,全县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总里程已超过400公里,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
祥云县积极探索“公路+产业+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建成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个乡镇级客货邮快递分拣服务站、107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米甸镇自羌朗村通过“四好农村路”串联起万亩核桃林与电商服务站,步入产销快车道。祥云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示范县创建后,快递配送时效由3天缩短至1天,村级快递单价下降17%,惠及群众40余万人。(云南日报 记者秦蒙琳 通讯员杨思伟 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