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海基线200海里以内的海域可作为专属经济区。而海基线的测量以岛屿为准,换句话说,假如岛屿突然不见了,那海基线也就没有了,相应的专属经济区也跟着消失了。但岛屿怎么会突然没有了呢?日本还真就遇上了这个事。
【媒体报道北海道小岛消失事件】
日本海上保卫厅宣布寻岛行动失败,消失了近一年多的Esanbe鼻北岛彻底消失,再也找不到了。鼻北岛位于北海道外500米的海上,自1981年被当局发现后,海上保安厅就派出多批专家对该岛进行了勘探,发现小岛下方有一定的油气资源。但还没来得及开采,小岛就不见了。
当地居民是在前年11月的时候突然发现小岛不见了。今年5月,海上保安厅启动“寻岛行动”。之所以这么重视,是因为这不是日本消失的第一个岛屿,去年的10月,一座名为滨田町岛的小岛就突然消失不见了。
【自卫队公开进行夺岛训练,但作为跳板的小岛却突然消失了】
滨田町岛于1987年被海上自卫队发现,它的位置非常重要,正好位于北海道和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之间,在北方四岛收复无望的情况下,如果在滨田町岛上建立军事设施,或者以它为跳板的话,将对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构成战略威胁。
此外,伴随着滨田町岛一起消失的还有它的经济专属权。经济专属权虽不是领土,却是国家主权的外延。拥有了滨田町岛,就可以以它为中心向周边外延200海里,在这个范围内可进行海洋开采等活动。滨田町岛消失后,这经济专属权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但那一次海上保安厅非常低调,或许是由于该岛的位置敏感,当局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意外”。但这一次鼻北岛不同,它离北海道只有500米,当地的居民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接二连三的岛屿消失,也让他们联想到“板块漂移说”。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海上保安厅自然不然坐视不管了。
日本板块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错的位置,背后是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由于两大板块的拉伸作用,日本板块显得非常不稳定,海底火山和地震高发。
专家形象地将日本板块比喻为四条腿的方桌,但现在一条腿正向马里亚纳海沟里滑去,未来的某一天甚至有可能完全倾覆在大海里。这也正是当地居民所担心的。岛屿接二连三的消失,似乎映证了这一说法。
海上保安厅在今年5月组织了大量人力进行“寻岛行动”,但至今仍一无所获。专家们认为,鼻北岛长期受到海浪和流水侵蚀,海拔逐渐降低,再加上板块漂移,很有可能已经沉没。现在就算是退潮,也没有露出水面的部分了。
【图片中红点的地方就是原来小岛的位置】
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规定,退潮时仍在水面以下的只能称为“礁”或“石”,这是“无法维持人类居住或从事经济活动”的状态,不能再算做岛屿。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日本领海面积缩水0.03平方公里,海基线后撤500米,同时200海里经济专属区也受到影响。但日本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美国科学院院长阿尔伯特曾撰文称,日本以东的海底已经形成一个长300公里,宽150公里的裂缝,据NASA的数据测算显示,从公元600年至今,本州岛已经东移了2.4米,让地球自转速度加快了1.6微秒。现在列岛已经处于一个随时可能塌陷的漏斗上,这两次的岛屿消失事件很可能就和这个有关。
但在文章的结尾,阿尔伯特提出这样一个意见,建议真的那一天到来时,日本的民众向周边友好国家求助,比如中国。让日本的民众作为自然灾害的难民迁到中国境内,以避免民族的毁灭。看来这位老学究是真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