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7月19日消息(记者张海东)受副热带高压断裂和北方冷空气南下共同影响,自7月18日午后开始,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等地先后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降水天气。
截至19日10时,全省1189个气象测站中有1023个站点出现降水,其中1个测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达到大暴雨量级;69个测站降水量超过50毫米,达到暴雨量级;156个测站降水量超过25毫米,达到大雨量级,最大降水量出现在海东市互助县五峰镇上马村,为100.9毫米。城镇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西宁,降水量为53.7毫米。大通、共和、互助等16个测站出现冰雹,最大直径15毫米。西宁、海东、海北等地出现雷暴大风,最大风速29.7米/秒。
本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对流性质强,是青海省2025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具有极端性和很强的致灾性。
预计,7月19日下午至夜间青海省中东部地区降水时断时续,仍将维持较长时间,小时降水量5~15毫米,累计降水量15~30毫米。预计,本轮降水将于7月19日傍晚至夜间趋于减弱并停止。
未来一周,青海省仍受到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持续影响,水汽充沛,午后至夜间多对流天气,其中在23~25日中东部地区仍将出现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近期降水过程落区重叠度高,引发滑坡、泥石流、山洪、中小流域洪水等次生灾害可能性极大,需要做好排查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