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智慧农网”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日期:2025-07-21 09:30:38     来源:金台资讯    浏览:0    评论:0    

赵永新 崔文冉

炎炎夏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的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大棚内,80亩小姜正拔节生长。

“过去种姜靠经验,现在要看数据。”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负责人谢斌介绍,园内布设着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土壤酸碱度等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通过5G信号传输到物联网云平台上。“依托搭建的智能温室环境控制模型、病虫害模型和作物全周期数字化生长管理模型,科研人员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就可以下达作物管理指令,或调温、浇水,或施肥、杀菌。”

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但受制于传统种植模式,小姜的亩产量低、种植效益不高。为此,科百智慧农业产业园从5年前开始研发数字化种植模式,精准测算小姜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温、水、肥的需求情况和病虫害暴发风险,营造最适合小姜生长的环境。“采用数字化智慧管理模式以后,降本增效非常显著。”谢斌说,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产业园内的小姜种植不仅节水60%以上、节肥40%以上,农药使用量也减少45%、劳动用工减少一半多,收获的姜块皮色鲜亮、肉色金黄,亩产达到7600斤,比过去增加了40%。

“数字化”小姜,是莱芜区建设农业物联网、打造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不断完善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村光网接入能力已达百兆、重点村镇和社区已实现5G信号基本覆盖。以数字乡村5G智慧平台为抓手,莱芜区逐步开发“1+9+N”数字乡村体系,基本建成“三农”协同应用平台,智慧农业从蔬菜、水果、中草药加快向大田作物推广。

今年3月,莱芜·遥晟01、02号卫星顺利发射升空。据莱芜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两只“高空之眼”将提供实时的光学遥感数据支持,进而构建天地互联的“智慧神经网络”,实现从“靠天种地”到“知天而作”的跨越,助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1日 19 版)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