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珍珍
厕所建了应该是给人用的,而不是给上级领导看的!
7月20日,央视曝光了运城市稷山县存在“新厕锁门、旧厕熏人!”的乱象。花了钱、费了力,农村新建的公共厕所平时大门紧锁,只有在村里有活动或领导来视察的时候才开放,村民日常使用的仍然是异味扑鼻的旱厕。
(图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在山西稷山县上演的这出“双厕记”,揭开了某些地方形式主义的遮羞布。厕所革命本是国家推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的暖心工程,如今却沦为应付检查的“门面工程”,新公厕建而不用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消耗群众信任。那把锁住公厕的锁锁上的是崭新的公厕,隔离开的却是民心与初心。
(图源:央视财经视频截图)
乡村振兴不是个别干部刷政绩的“秀场”,民生改善也容不得形式主义“作秀”。厕所虽小,却连着大民生。农村公厕建设,必须紧扣群众实际需求,完善后续管理,让公厕真正服务村民,做到日常开放、便利使用、卫生整洁。
衡量乡村建设成效,应以群众满意为标尺。摒弃“好看不好用”的虚浮之风,多做“实用又贴心”的实在之举,方能切实提升村民幸福感,让乡村振兴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