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美丽中国 南阳先行 | 淅川:治理重建相结合 废弃矿山变身生态公园

   日期:2025-07-22 00:01:59     来源:南阳声速文化传媒    浏览:0    评论:0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这些年,当地通过持续推进生态治理,曾经岩石裸露、矿坑遍布“生态伤疤”的汤山,如今已蜕变为绿树成荫、游人如织的湿地公园,成为了当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成功典范。

夏日的汤山满目青翠,生机盎然。浮雕广场上,已有不少游客驻足观赏。村民全丰霞正热情地为游客介绍汤山湿地公园的生态美景。

【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村民 全丰霞:这里之前是一个老矿山,已经荒废很久,没有利用。后来经过生态修复,现在成为湿地公园,作为当地人的我看到了家乡的变化,如今,家乡山清水美,所以我就自愿加入当地的讲解团队,决定为来到这里的游客介绍自己的家乡,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山崖上,移民浮雕栩栩如生,梯田层层叠叠,林下的绿植铺展成数十万平方米的绿毯。沿着新修的山路攀登至山顶,便是九重阁。登阁远眺,绿海与渠首闸、丹江水库交相辉映。

【学生 张家鸣: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汤山公园,看到这里的风景很美,还参观了浮雕广场,了解了移民文化,移民精神让我深受感触,我觉得收获很大。】

很难想象,这里曾是水泥厂采石矿区。数十年的开采留下了12个巨型矿坑,裸露山体占比超过60%,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极度脆弱。为此,淅川县对汤山及周边区域的废弃采石场展开全面生态修复治理,筑牢库区水质屏障。

【淅川县林业局工程师 罗向东:原来的汤山是一个采矿口,水泥厂在这下边,这是最大的采矿口,现在建的是个浮雕广场,这山上你看,(当时)挖得乱七八糟的,后来我们进行了生态修复。】

淅川县坚持治理恢复与生态重建相结合,采用浮雕修复、挂绿修复和三维网喷播绿化等立体化措施,有效解决了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园区水土保持率达到95%以上。利用梯田、水保林、经果林、溪沟整治、谷坊等水土保持措施有机结合的方式,从山顶到山脚蓄住了水、保住了土、增加了植被,形成完善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淅川县林业局工程师 罗向东:面对山体陡峭、土壤贫瘠等多种困难,施工团队迎难而上,采取了“工程措施+绿化措施+系统治理”的综合施工,将客土、树苗运至山顶。累计修复矿口及修复梯田800余亩,造林绿化1800亩。截至目前,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园区内混栽了红枫、树形月季等30多种苗木,既提升了景观品质,又带动了周边生态旅游发展。配套的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产业服务,为游客提供了完善的旅游体验。

生态修复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改善,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汤山湿地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配套建设了移民纪念馆、湿地科普馆等设施,将生态景观与移民文化深度融合,成为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可达100万人次,带动周边10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

南阳广播电视台 淅川台 报道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