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军
7月20日,央视财经报道,山西稷山县政府在多个村庄投入230余万元新建的23座高标准公厕,挂上了“铁将军”——常年挂着锁、关着门,成了村民口中“只好看不好用”的摆设。
建公厕,目的就是方便群众,为什么要常年挂着锁?从了解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公厕紧锁是由于管护困难造成的,“建厕易、管厕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公厕为减少麻烦,索性不让使用,有的公厕因缺乏管理费用,干脆一锁了之,省心省力。
山西稷山县政府造价10余万元一座的高标准公厕却常年关着门,该事件引发热议。明明公用设施完善却只在领导视察或村内活动时开放,平日村民仍被迫使用百米外“刺鼻异味扑面而来”的露天旱厕。村委会工作人员说“平时关闭厕所是为了省却日常清理的麻烦”,甚至要求“要使用请自己负责清洁”。
修建公厕本身是促进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一种方式。一个干净整洁的如厕环境,辅以宣传标语,能极大改善群众的卫生习惯。以公厕为抓手,通过不断潜移默化宣传和党员模范带动,能帮助群众改掉陋习。但是,给公厕挂上“铁将军”,难免有因噎废食之嫌。
毋庸置疑,公厕挂上“铁将军”,也是一种懒政。常年挂锁,“方便之地”咋让群众“不便”?不能让“公共”二字,仅仅成为一个牌子,却无法给公众提供应有的服务。毕竟,管理公众厕所的理念,关乎基层精细化管理,同时也折射着一地旅游形象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