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云南嵩明东屯村中医药农业科技小院揭牌仪式在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嵩明县基地举行,这是全省第一个中医药类农业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是“科学技术+农村小院” 带动乡村创新创业的一种发展模式,也是农业院校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创新组织模式。东屯村中医药农业科技小院由昆明市农业农村局,嵩明县委、县政府,云南省花卉示范园等单位支持,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牵头与市农科院、云南民族大学共建,由云南中医药大学南药研究院中药材栽培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季鹏章领衔,与3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研究生共同开展创研工作。
季鹏章介绍,东屯村中医药农业科技小院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宣传明代医学家、嵩明县杨林镇人兰茂及其著作——云南历史上最早的中草药专著《滇南本草》,同时宣传中医药科技和现代农业科技。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将开展中药材种苗繁育以及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以及药食同源调查研究;在药材品种上,将以滇黄精、白及等中药材品种为研究重点,助力乡村振兴;在科研服务上,每年计划联动相关企业、合作社开展中药材产业“提纯复壮”工作,努力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发展壮大,促进昆明市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为农业强市提供新动能。
本次科技小院共建方——市农科院嵩明基地,是全市品种较多、规模较大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圃。目前,该资源圃共收集保存中药材栽培品种资源29种,种质资源共计50余份,涵盖全市主要的药用植物种类,为中药材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和物质储备。
截至2024年底,昆明已形成中药材种植核心区和中药加工集聚区,聚集了全省60%以上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和70%以上的提取物加工企业。按计划,今年,昆明力争发展中药材种植30万亩以上,实现农业产值30亿元以上、增长5%,重点加工业产值160亿元以上、增长6%,市场销售额320亿元以上,综合产值500亿元以上。(首席记者廖兴阳摄影报道)
来源: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