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张富禄
三门峡市以产业技术、绿色化、智能化“三大改造”为重要着力点,在工业转型发展上成果斐然,成功培育一批“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实现从传统矿业城市到新兴材料产业基地的历史性转变。
在技术改造层面,三门峡对标世界先进制造企业,填补国内行业技术空白,实现生产设备升级与高端产品产能提升;智能化制造方面,注重标杆引领,积极培育智能工厂与智能车间;绿色化改造则致力于培育“绿色工厂”,大幅降低生产能耗与污染物排放。三门峡的成功转型有力证明,传统产业并非“夕阳”或“落后”产业,资源型城市也绝非“锈带”。鉴于河南全省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转型任务艰巨,三门峡的经验具有重要的总结与推广价值。
长期以来,河南秉持新发展理念,推进工业转型,三门峡、平顶山、濮阳、焦作、鹤壁等资源型城市基于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从这些城市的实践看,工业转型升级要抓住关键环节。
其一,明确战略重点,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如平顶山可依据煤炭资源优势,向高端煤炭深加工、智能化矿山方向转型。
其二,突破技术创新难点,技术创新是产业转型的核心动力,传统工业要增强活力,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例如濮阳可鼓励化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突破关键技术。
其三,强化政府政策推动,围绕转型升级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构建完善政策服务体系。焦作、鹤壁等地可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举措,为工业转型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