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手机报记者 许光琳
记者今日从南阳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自8月1日起,南阳市在全省率先将颈椎病、肩周炎等25种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病种纳入职工医保支付范围。此举标志着南阳在推动中医药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迈出关键一步,惠及全市参保职工。
记者了解到,本次试点遴选南阳市中医院(含独山院区)、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南阳张仲景医院及唐河、方城、淅川、邓州、社旗5家县级中医院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覆盖市县两级优质中医资源。
25种中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职工医保
南阳市首批纳入职工医保支付的中医适宜技术门诊治疗病种,包括颈椎病、肩周炎、面神经炎、脑血管病等25种中医优势病种,涵盖骨伤科、针灸科、推拿科等多领域常见慢性病。每个病种均设定日均和年度医保支付限额标准,既保障治疗连续性,又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这些病种具有“中医特色明显、诊疗规范明确、医疗安全可靠”的特点,适合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进行长期调理和治疗。
报销比例高,支付限额单列
统筹基金直接支付
南阳市参保职工因25种试点病种在试点医院门诊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时,合规医疗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直接支付,无须住院即可报销。
零起付线+高报销比例
政策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参照就诊医院普通门诊统筹标准,剩余部分可通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支付或自费,进一步减轻经济压力。
支付限额独立计算
中医适宜技术支付限额实行单独管理,不占用职工医保年度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双管理”模式强化诊疗规范监督
为确保政策规范落地,南阳市创新建立“定点管理+责任医师”双管理制度。患者需选择一家试点医院,经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中医责任医师诊断备案后享受待遇。
医保部门将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纳入协议管理,中医药管理部门同步强化诊疗规范监督,通过智能审核、大数据监测等手段防范过度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