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高温低报”真的存在吗?
气象部门辟谣:没有动机“人为压低数值”
前段时间,包括四川在内,全国不少地方热到40℃以上。网上出现了关于“气象局不敢报40℃高温”“刻意高温低报”的言论。真是如此吗?
“气象部门没有动机对高温进行‘人为压低数值’。”7月22日,在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中,四川省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主任赵清扬进行了辟谣。“气象预报有一套很严格的评分机制,如果预报员报的温度为38℃,但实际上是40℃以上,那么这位预报员是不得分的。”
此外,按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是百叶箱中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百叶箱须设在草坪上,离地面1.5米,周围较开阔,无高大建筑、树木等阻挡风或遮挡阳光。“在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水泥路、柏油路1.5米高度上的温度,比百叶箱里测得的温度可能会高4℃至5℃。”赵清扬说。
为何要这样进行测量?赵清扬解释说,这样才能确保测量的是“自然状态下的空气温度”,才能与历史气候进行对比。“气象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告知‘今天有多热’,更在于通过长期稳定的观测,记录气候变迁的轨迹,为防灾减灾、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人的体感温度与湿度、个体差异,甚至衣着、心情都有关,也是一种“主观感受”。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吴冰清 实习生 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