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樊雪婧 实习生 刘羽翀 通讯员 鲁俊超
7月21日下午,一群特殊的客人走进南阳市冠军村。他们是正在中国参加培训的非洲10个国家的49位粮食农业官员。在河南工业大学教育培训学院负责人的带领下,学员们深入这个由该高校定点帮扶的村庄,实地感受中国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并为当地小学送去温暖。
在冠军村党群服务中心,河南工业大学省派驻冠军村第一书记常德海向非洲学员们详细介绍了村庄的发展之路。“我们靠玫瑰种植、黄牛养殖、新能源电子产业,一步步实现了从脱贫到振兴的转变。”常德海用具体的数据和生动的例子,讲述了村庄如何在产业升级、吸引人才、改善治理等方面下功夫。学员们听得十分专注,不时提问交流。
随后,学员们实地参观了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整齐划一的村道、修葺一新的住房以及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都给非洲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对冠军村展现出的产业融合活力、生态宜居环境和文明乡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用手机记录下眼前的景象。
调研结束后,一行人来到冠军小学,举行了一场暖心的捐赠仪式。教育培训学院为学校捐赠了一台崭新的空调。来自非洲各国的学员们则精心准备了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亲手送到孩子们手中,表达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期待。
本次活动是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的重要实践环节,是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它不仅促进了中非在粮食安全与乡村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经验交流,也生动展现了河南工业大学在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地方发展中所发挥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