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宇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职业发展导师、“溪山行旅”发起人)
2025 年 7 月 12 日,周六 哈密 阴有小雨 26-31°
一、 西征洒热血,两万忠义魂
童年时,我从爸爸的书架上看过两本关于西北的书,《西行漫记》和《西路军悲歌》(似乎是这个名字),对后者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凶悍的马家军将三位西路军将领的头颅割下来,悬挂示众。而牺牲的三位将领中的一位,就是我最佩服、也是为其扼腕叹息的董振堂将军。此次,我们专程前往哈密的“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馆”,希望近距离感受一番先烈们的奋斗历程。
战略是否可行?当年,西路军的战略是“在河西创立根据地,打通远方”,面对甘肃马家军的强悍实力,骑兵和步兵约有10万,武器充沛。而红军呢,三个人才有一支步枪,每人16发子弹,又无当地群众基础。此战略如何实施?前线将领是否有主动权?西路军的悲剧在根本上是战略失误,还是权力斗争?
河西征战、祁连穿行——高台一战的热血、妇女团的悲壮、星星峡的救援、革命火种的赓续……透过那一帧帧略显模糊历史图片,我似乎感受到了西路军最惨烈的一幕:在高台一战(位于甘肃张掖)中,西路军将士7000多人牺牲、9000多人被俘(其中约6000人被马家军杀害)、流离失散的达4500多人。最后,仅存的四百多名红军在李先念的带领下
向新疆的星星峡(距离新疆哈密200公里)艰难转进,终于遇到了中央驻新疆代表陈云和救助人员。最终,这批将士来到新疆迪化(今天的乌鲁木齐),整编学习之后,他们成为中国特种兵部队的先驱,在随后的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平时万里晴空的哈密,今日阴雨绵绵,也是与我们一起缅怀当年的英烈们吧。一座宏大的“红军西路军进疆纪念碑”的后方,是朱德总司令的题词,“伟大的革命先驱们的功绩和英名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里。”
二、锡伯别故土,万里赴北疆
从哈密飞往伊宁,沿途所见,先是无边的黄沙;快到伊宁了,满目都是青翠的山峦、河流,整齐划一的建筑。在伊宁附近的查尔查布县,我们又探访了一段感人的西迁之路。
十八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伊犁惠远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新疆。然而,西部边疆土地广袤、无兵防守,艰难获得的统一很可能得而复失。在伊犁首任将军明瑞一再请奏下,乾隆帝下令调迁英勇善战并懂得农耕技术的锡伯军人赴疆屯垦戍边。
公元1764年农历四月18日,吃罢离别饭,1020名20-40岁的锡伯族官兵,告别故土沈阳,带上家属共4295人、赶着大批牛羊,奔赴万里之外新疆戍边。一路上,他们遇到严寒,死伤的牲畜达3000头,只好在乌里雅苏台度过寒冬。在1765年3月,他们又在科布多遇到阿尔泰山的积雪融化,被滔滔洪水阻隔,“只足月余之食”。1765年7月,历经了千难万险的锡伯族军民终于到达伊犁绥定一带,检阅部队时居然发现增至5050人,羊群中还诞生了350只小羊羔。(此处需要说明一下,锡伯西征路上增员700多人,是舍不得家人、一路跟随而行的亲友们。人们路上赶着羊,所以一路上生了300多只小羊羔。)站在锡伯族的迁徙图前,我发现他们的足迹从沈阳经过通辽(科尔沁),穿越内蒙古和外蒙古各地、乌兰巴托、乌里亚苏台、阿勒泰,最终到达察布查尔县,很多地方是穿行于现在的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境内。要知道,当年的伊犁是新疆地区的中心,而如今的伊犁则处于新疆的边境。正是无数奔赴新疆戍边、垦荒的民众,才让伊犁地区成为富足的塞上江南。今年,是锡伯将士万里戍边的261周年!
当年的锡伯营总管图伯特带领400官兵,耗时6年,挖掘成一条长达200余里的察布查尔大渠,新增垦田7万余亩。现在,这条大渠依然滋润着八个县。据那位淳朴的锡伯族讲解员说,如今在东北有十几万锡伯族人,在新疆大约有3万人(主要在霍城与塔城),他们在察布查尔斯大量种植水稻,其中的“血米”包含丰富的花青素。
2024年春节,一对80后锡伯族夫妻,骑马从新疆“万里寻根”、历时138天后抵达沈阳,与一群从未谋面的亲人过春节、吃团圆饭。新疆察布查尔县的锡伯族、东北沈阳的锡伯族,虽远隔万里,但一衣带水、亲情永存。
回顾这两天探访的锡伯族的“西迁大军”、左宗棠的“西征军”、红军“西路军”,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一段段历史。尽管目标不同,或是为了镇守西域,或是为了平定叛乱,或是为了寻找革命之路,但路途中的艰险是类似的、迸发出的精神是可歌可泣、永世传承的。其中值得反思的是,决策是否合理?执行是否因地制宜?最终,回到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在关键时刻做决策,是否“我心光明”?
三、昭苏育天马,雪山化碧波
进入辽阔的昭苏县,眼前掠过成片的金灿灿的油菜花,远望则是一道道银亮的雪山。最远处,静立的雪山与浮动的白云几乎融合在一处。
昭苏,听到这个美丽的名字,我的第一反应是与王昭君或苏武有关?没成想,它居然与神俊的“天马”相连。西汉时,昭苏是乌孙国的游牧地,这里进贡给汉武帝的乌孙马,体态健美、奔跑神速,被大汉天子赐名为“天马”(后来,“汗血宝马”被誉为天马)。牧人们经过一代代改良,培育出了神骏的伊犁马,它们不仅跑得快,而且极有耐力,是骑兵远途作战的好伙伴。
在天马文化园里,马蹄阵阵、尘烟滚滚,追姑娘、叼羊、倒挂金钩、横卧马背、马背站立、策马拾物、隐蔽马背...... 一系列精湛的马术表演,惊险、惊艳!我站在围栏边,一颗心始终提着,整个人,完全被神骏潇洒的赛马、英姿飒爽的“马背英雄们”所震撼。天人合一、人马合一,那是一种渗透到血脉中的神勇与灵动。
乌孙、昭苏,雪山、草原、伊犁河、油菜花、天马……
昭苏,“天山雪都”“中国天马之都”“中国油菜之乡”
草拟《昭苏万里行》一首——
雪岭连云际,金川卧玉龙。
风吹千里碧,锡伯万里征。
扬鞭追日月,汗血赴昆仑。
千古西征月,万世留英名。
曹宇红,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职业发展导师、“溪山行旅”发起人
2025年7月15日清晨,写于新疆特克斯“八卦城”
作者简介
曹宇红,心理资本专家、领导力教练。北大国际MBA职业发展导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管理者的心理资本”项目导师,中关村人才协会“心理资本委员会”首任主席。著有《领导者的冰山》《我自盛开》《创业经理人》《开启职场第二曲线》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