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7月23日电 (记者覃心)当科技的阳光洒满田野,当数据的雨露滋养沃土,一场关于“智慧农业”的创新蝶变正等待你加入——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将于7月25日-8月20日开放报名通道。
作为广西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大赛以“数智赋能 强农惠民”为主题,秉持开门办赛的原则,面向中国和东盟各界开放,支持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关头部企业、初创团队、科研院所、在校学生、个人开发者参与,鼓励与东盟国家联合组队参赛,共设置专业、学生、东盟合作三个赛道。
根据大赛公告,参赛作品需围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领域,具备在广西或东盟应用推广的可行性,能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特点、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符合报名条件的参赛作品,围绕创新性、技术性、实用性、可推广性、项目完整性等维度,采取盲审方式进行评审打分。入围决赛的作品经过专业辅导完善后,将于10月上旬参加路演答辩。
本次大赛在专业、学生和东盟合作赛道各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共设置最佳创意奖6名,重点鼓励思路超前、技术可行、创新性强,但尚未落地实践或推广的在校学生作品。
据悉,“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将充分发挥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的区位优势,以赛为媒,聚天下英才、破产业难题、建合作生态,以“四个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的落地应用,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搭建广阔平台,力争让“智慧农业”好项目都能在广西起步、向东盟拓展,实现惠民利民,共享智能美好生活的发展成果。
本次大赛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自治区党委网信办主办,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制造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数字乡村研究院承办,广西国控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现代农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广西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办。
无论是深耕田间的实践者,还是迸发奇思的科研者,亦或是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创新大赛的舞台已为你搭起。在田埂上书写创新,在阡陌间播种希望,共赴这场农业智能化的盛宴!
附: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系列——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公告(摘录)
一、赛事报名
(一)报名时间:
2025年7月25日-8月20日
(二)报名方式:
参赛者可通过扫描赛事二维码进行报名,提交参赛材料。
二、赛事设置及要求
(一)赛道设置:
大赛秉持开门办赛的原则,鼓励海内外机构和个人报名参与,共设置专业、学生、东盟合作三个赛道:
1.专业赛道:国内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单位团队以单位名义参赛的,以及以个人名义参赛的,通过该赛道报名。
2.学生赛道:学校在校学生(含研究生)的学生团队或个人参赛的,通过该赛道报名。
3.东盟合作赛道:东盟国家的企业、团队或个人独立参赛或同中方联合参赛的,通过该赛道报名。
(二)参赛对象:
面向中国和东盟各界开放,支持中国和东盟国家有关头部企业、初创团队、科研院所、在校学生、个人开发者参与,鼓励与东盟国家联合组队参赛。
所有参赛人员应为从事智慧农业(数字乡村)领域相关工作或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团队名义参赛的,应明确团队领队,团队名称需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的相关规定。若是学生团队参赛,团队成员人数应不超过10人。
(三)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需围绕智慧农业(数字乡村)领域,具备在广西或东盟应用推广的可行性,能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特点、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
作品应自主开发,禁止抄袭,且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生成式人工智能管理办法》等个人信息、数据安全等法律法规要求。作品正文内容避免出现反映参赛单位或个人名称等信息。
报名成功后,应按时提交参赛作品(可在大赛官网下载参赛说明及相关模板)。同一参赛主体在大赛中只能于同一赛道申报1个作品。作品经组委会审核通过后,原则上不可修改。不可将同一作品或实质性雷同作品重复提交至多个赛道。一经发现违反上述规定,将取消该主体参赛资格。
(四)评审标准:
1.创新性:项目在技术、模式或应用场景上的创新程度。
2.技术性:项目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3.实用性:参赛者应提交技术白皮书或原型演示,强化对目标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突出“小切口”场景与“深应用”价值。
4.可推广性:已完成落地的项目所具备的可复制推广潜力。
5.项目完整性:项目方案是否完整,包括项目设计、实施计划、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