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输血科工作多年,每天经手的血液制品数以百计,检测、储存、发放……血液对我而言,是试管里的数据,是标签上的信息,是冷库里的库存。直到有一天,我决定亲自坐上献血椅,才真正明白——每一袋血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故事。
作为输血科的一员,我习惯了在幕后工作。血站送来的成品血液,我们负责检测、配型、发放,确保每一袋血都能安全无误地送达患者身边。然而,当我以献血者的身份,体验了“另一侧”的流程, 一切都变得不同起来。 填表、初筛、扎针……这些我在实验室里不知重复过多少次的步骤,当针头真正刺入自己的血管时,那种陌生感却如潮水般涌来。
躺在献血椅上,我的内心忍不住泛起层层涟漪。 “我的血合格吗?”尽管我深知自己身体健康,但等待初筛结果的那几分钟,紧张感还是不由自主地爬上心头。原来,每一位献血者都会担心自己的血液被“拒收”,这份忐忑,无关职业身份,只关乎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
“我的血会救谁?”这个问题在我脑海中不断盘旋。它可能会流入一位在生死边缘挣扎的产妇体内,为她和宝宝带来生的希望;可能会注入一位遭遇车祸重伤的患者身体,助力他重新站起来;也可能会成为一位血液病孩子延续生命的“能量源”……一袋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份物质,更是一次生命的接力,是爱与希望的传递,是跨越生死的温暖桥梁。
献血结束后,我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此时,再看那些血袋,目光已截然不同。标签上的“献血者编号”,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它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真实的生命,他们或许和我一样,也曾怀揣着忐忑与坚定,勇敢地伸出手臂,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库存紧张”的警报声,如今也有了更深刻的含义。过去,我只是机械地协调用血,确保血液的合理分配。而现在,每当警报响起,我的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患者焦急等待输血的画面,会忍不住思考:如果此刻血库空了,那些急需输血的患者该怎么办?
遇到患者家属询问“献血是否影响健康”时,我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愿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献血知识。我会笑着分享自己的经历:“你看,我献完血后还是活蹦乱跳的,身体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果你曾有过献血的念头,却因各种担忧而不敢尝试,作为有过亲身经历的“业内人士”,我想郑重地告诉你:
献血安全吗?采血器材严格遵循无菌标准,实行一人一针,从源头上杜绝了交叉感染的可能,为每一位献血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献血伤身体吗?对于健康成人来说,一次献血200- 400ml,身体会迅速启动代偿机制,很快就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完全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献血有什么用?你的每一滴血,都可能成为挽救一条生命的“救命稻草”,而这份善意,就像一个温暖的循环,会在不经意间回到你身边,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从“发血人”到“献血者”,这场角色互换让我深刻领悟到血液的真正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宝贵的医疗资源,更是一份承载着爱与希望的生命礼物。如果你也曾被献血车“劝退”,不妨鼓起勇气,迈出那勇敢的一步。毕竟,在某个关键时刻,你可能就是某个人苦苦等待的“生命线”。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热血传递爱与温暖,让生命之花在爱的滋养中绽放得更加绚烂!
END
供稿:输血科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