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台手术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而面对病情复杂、身体素质差的患者,这场战斗的难度更是呈几何倍数增加。近日,南阳市中医院独山院区(南阳市骨科医院)关节二科、手术一部联合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凭借精湛的医术、紧密的协作和无私的担当,成功为一位身患多种严重疾病的患者实施了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书写了一段生命至上的动人篇章。
患者是一位51岁的男性,因左侧股骨头坏死(IV期)伴疼痛、活动受限2年入住关节二科。入院后查体及检验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痹证类病证型,肝肾亏虚。
西医诊断:1、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全血细胞减少2、凝血功能异常、重度贫血,3、低白蛋白血症,4、肺动脉高压,5、椎动脉狭窄,6、动脉粥样硬化。
如此复杂且严重的病情,让手术风险急剧升高,每一步治疗都如履薄冰。但患者和家属手术意愿强烈,他们渴望通过手术改善生活质量,重归正常生活。面对患者及家属殷切的眼神和充分的信任,我院医疗团队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决心为患者拼出一个希望。
鉴于患者病情的复杂性和手术的高风险性,关节二科黄永华主任迅速申请医务科组织全院会诊(MDT)。重症医学科曲春雨主任、麻醉科曹哲主任、望京医院徐惠青主任等众多专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经过激烈的讨论和审慎的权衡,专家们一致决定在全麻下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A)。
麻醉科曹哲主任在接到会诊手术申请单后,高度重视,带领赵翠英副主任医师、张丽护士长,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术前疑难病例讨论,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麻醉方案和周密的护理计划。同时,多学科协作共同优化术前治疗方案:输血科贮备新鲜冰冻冷沉淀200ml、红细胞4u,以纠正患者的凝血功能;营养方面,为患者补充支链氨基酸改善营养状态;感染方面,预防性使用肝毒性较小的抗生素头孢呋辛钠。麻醉医护团队还决定加强术中管理,采用丙泊酚 + 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避免使用经肝代谢的吸入麻醉剂,并制定个体化围术期康复计划,为手术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手术当日,在手术一部与关节二科黄永华主任团队的共同协作下,患者被推进了手术室。曹哲主任亲自督战,主管麻醉医师赵翠英医生和巡回护士段明月老师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患者身边。他们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遵医嘱精准配合医生用药、输液输血,时刻关注着监护仪屏幕里的所有数据,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
术中,为了减少出血,医护团队采取了控制性降压措施,将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5mmHg以上。同时,根据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输注冷沉淀200毫升、红细胞2u,补充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整个手术过程中,台上台下的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每一项操作都严谨细致。伴随着滴答滴答的监护声,手术在大家齐心协力的配合下顺利完成。患者如期苏醒,生命体征平稳,被安全送往重症医学科继续观察治疗。
术后,患者在重症医学科(ICU)过渡72小时。这期间,医护人员继续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并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令人欣慰的是,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第2天就能在床旁坐起,下肢也已消肿,未出现肝性脑病、感染或假体脱位等并发症。临床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
此次手术的成功,是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是肝硬化患者行非肝病大手术的安全保障。今后,我院手术一部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与兄弟科室紧密团结,同心协作,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我们将以更精湛的技术、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理念,为每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更多的患者重获健康,回归家庭,拥抱美好的生活。
END
供稿:手术一部 裴晓春
整理编辑:李莹 高凌霄
审核: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