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江口水库170米水位线下,一片由中山杉、桑、香根草等耐淹植物构成的立体植被带生机盎然。这抹绿意,凝结着南阳师范学院流域生态安全团队二十年的智慧。他们构建起“精准诊断—靶向治理—生态增值—智慧管控”全链条技术体系,守护南水北调水源地,为京津冀豫1.14亿人的饮用水安全筑牢科技屏障。
面对水源地严峻的面源污染,该团队创新研发“生态沟渠—生态塘—人工湿地—生物拦截带”四级梯度阻控系统,创新治污,守护清源。该系统在核心水源区示范应用,显著削减总氮、总磷入库负荷。同时,研发低碳污水处理装备,利用光伏物联网技术,大幅降低分散农村污水处理成本并实现年碳减排40万吨。
该团队构建空、天、地立体监测网智慧管控,建立了水库氮磷循环基因垂直分布解析方法与微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形成多维诊断技术。联合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开发数字孪生平台精准预警。
团队技术不仅护水,更助力库区发展。“高程分带”修复技术在165米高程带打造2140亩中山杉生态屏障。在淅川县九重镇,推广“养殖—发酵—种植”生态循环模式,秸秆粪污经沼气池转化,沼液滴灌提升石榴品质;利用香根草培育菌菇培养基,有效带动农户增收。近三年,团队相关技术在多地推广面积达6.5万亩,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作为中线核心水源地高校,南阳师范学院已经建成21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引进国际专家,打造省级特色学科群“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依托南水北调学院培养的研究生,80%扎根环保一线,持续贡献专业力量。“从四级阻控到数字孪生,我们将继续以科技之刃破时代考题,聚智护泓水北上,守安澜国脉。”该团队带头人表示。(李树华 张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