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通讯员 董何言 赵永建
7月21日,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实施首批"僵尸企业"公益清算强制注销程序,8家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通过司法行政协同机制高效退出市场。这一创新实践标志着南阳市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因种种原因陷入“僵而不死”状态,占用名称资源,扰乱市场秩序,增加交易风险。为解决这一难题,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与南阳市中级法院积极探索,率先建立并实施公益清算强制注销机制,为“僵尸企业”高效、规范退出市场开辟全新路径。
行政司法高效协同。公益清算强制注销工作由南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法提出申请,经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依法启动公益清算程序,指定清算组及负责人完成专业清算;市场监管部门依据法院裁定文书与清算结果,高效完成注销登记,实现“清”“销”无缝衔接。
聚焦“三无”精准发力。南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精准锁定首批8家企业均为长期未经营、无财产、无人员或人员失联的典型“三无”僵尸企业,精准破解其退出难题,降低市场交易风险与监管成本。
流程优化当场办结。南阳市市场监管窗口在收到管理人提交的法院终结裁定书及注销申请后,依法即时核准注销登记,大幅压缩退出周期。
实施“公益清算”是南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市场主体优胜劣汰机制的关键举措。它不仅释放了被长期占用的名称、信用等市场要素资源,更显著提升了市场主体的整体活跃度与诚信水平,标志着南阳在畅通市场主体退出渠道、激发市场活力方面取得新进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南阳经验”。
下一步,南阳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化与法院的协作,完善操作细则,推动该机制常态化运行,让该退出的企业依法、快速、有序退出,为南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