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7月24日电 盛夏时节,正是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在佳木斯市桦南县明义乡团结村的农田里,连片的玉米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田间整齐排列的滴灌管道蜿蜒伸展,正将水与养分精准送达每一株作物根部——这是当地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生动场景,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科技新动能。
“以前追肥全靠老办法,农机根本进不去田地,全靠人工追肥,又累又费事儿。”团结村农户牛加田看着自家地里的玉米介绍,“现在有了水肥一体化技术,追肥再也不用愁了。玉米整个生长期能追3次肥,不管长多高都能轻松搞定。”
据了解,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的农业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依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规律,把可溶性肥料与灌溉水按科学比例调配后,均匀、准确地输送至作物根部。这一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率,还从源头减少了肥料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
为让技术发挥最大效能,团结村专门邀请农业专家定期驻村指导。专家们会根据土壤墒情、作物生长态势等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水肥配方与用量,为作物生长提供精准“营养餐”。
“水肥一体化技术借助滴灌系统将水肥直送玉米根部,核心优势在于节水、省肥、增产。”桦南县农技推广中心环耕站站员徐薪惟介绍,该技术可减少化肥用量20%,在提升肥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玉米产量能增加15%左右,且因水肥精准供应,作物长势更加均匀一致。
桦南县明义乡团结村创新采用社会化服务托管模式,推动土地规模化种植,并引入智慧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我们通过‘互联网+’采集种植数据,构建大数据平台,由平台生成最优种植方案,实现节水、增效、增产多重目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陈秀斌表示,下一步,村里将进一步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力度,让更多农户享受到科技兴农的红利。(尚城、项思淼、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