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阳透山烟叶核心示范区。李伟摄
“瞧这长势,错不了!这可是按‘订单’要求精心伺候的!”河南省灵宝市五亩乡烟农李邦峰望着生机勃勃的烟田,信心满满。这份底气,源于三门峡市烟草公司灵宝市分公司(以下简称“灵宝市分公司”)大力推行的烟叶订单化生产模式。
今年以来,灵宝市分公司紧扣工业品牌原料需求,以“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管理、机械化赋能、专业化服务、绿色化生产”协同发力,推动烟叶生产从“种什么卖什么”向“要什么种什么”精准转型,探索出一条产业提质、烟农增收的新路子。
规模化布局:连片开发强根基
订单农业,规模是基础。灵宝市分公司精准落实种植合同,新开发优质烟田6700亩,培育5个千亩种烟专业村。依托2个市级核心示范区和2条精品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市9个烟站实施示范工程,为订单农业夯实连片种植基础。
标准化管理:科技赋能提品质
质量是订单的生命线。灵宝市分公司依托基地单元平台,构建工商研融合技术创新体系,聚焦“高可用性上部烟叶”开发,严格执行品种、育苗、移栽、施肥、田管、采收、烘烤、分级“八个一致”标准,将工业需求精准“翻译”为可落地的田间操作规范。
“旱作栽培保墒情、栽期前移避风险、杯罩移栽促早发——这套组合拳,核心是让烟株赢在起跑线,为高品质上部烟叶打基础。”五亩烟站站长解释道。全生育期精准调控技术的集成应用,推动灵宝上部烟叶实现从追求产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
机械化赋能:铁牛驰骋解瓶颈
“机械培土,又快又齐整!”朱阳镇透山村烟田里,新引进的培土机高效作业,烟农笑容满面。灵宝市分公司坚持“实用为本、重点突破”,通过联合研发和“赛马”选型,成功推广适用新型农机具150余台(套)。
创新的“机械租赁+集中服务”模式有效盘活资源,促进了跨区作业。“农机服务覆盖后,亩均用工减少约3个人,成本直降15%以上!”朱阳新店烟站站长介绍。田间轰鸣的农机声,有效缓解了丘陵山地烟区劳动力短缺难题。
专业化服务:指尖下单惠烟农
李邦峰熟练地打开手机上的“金叶惠农”平台,轻点几下,病虫害统防统治的预约服务便提交成功。“下单成功”的提示随即弹出。这正是灵宝市分公司高效运转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带来的便捷。全市9支70余人的专业服务队,实现机耕、移栽服务100%覆盖,田管、植保服务覆盖率达65%以上,平台注册使用率100%。
“用手机下单,方便又省心,服务很快就安排到田里了!”李邦峰赞不绝口。全程技术培训和包户责任制织密了技术服务网。为精准对接订单、提升分级纯度,灵宝市分公司在原有19个专业化分级站基础上,正加紧建设14个站点,预计8月采收季前33个站点将全部启用,确保重点烟区专业化分级全覆盖。
绿色化生产:生态屏障护产业
透山村烟田里,静默的性诱捕器与摇曳的万寿菊构筑起生态防线。灵宝市分公司将绿色防控视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今年,全市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田6.4万亩、黑卵蜂技术2000亩,种植油葵、万寿菊等生态诱集作物6000亩,布设物理防控设备覆盖5000亩。
在2000亩核心示范田内,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实测显示,该技术可节水30%、节肥20%、减药15%。“烟叶干净水灵,连地都更有劲了!”烟农老董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绿色生产带来的生态效益与长远价值。
订单引路,拓宽增收致富路
订单化生产不仅提升了烟叶品质,更拓宽了烟农的致富门路。朱阳镇鑫源烟农合作社利用闲置大棚,种植圣女果、水果玉米、水晶萝卜等,成为增收新亮点。“烟叶是‘铁杆庄稼’保底稳收,合作社副业年底分红挣‘活钱’。守着家门口的产业,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烟农赵会民细数收益,笑容灿烂。
以订单为引领,“五化”协同发力,灵宝烟叶产业一头精准对接工业品牌的核心需求,一头稳稳铺就数千烟农的增收之路,正成为撬动产业升级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来源: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 作者:李伟)